“品尚杯”【我与书的故事】6号作品:读黄永玉的书及其它
文章简介:黄永玉实在是个可爱的老头,性格......喜欢黄永玉是从看了《黄永玉大画......还陆续淘到了几本黄老爷子的画册......黄永玉涉猎广泛,早期以木刻扬名......作为有钱人,黄永玉“造房子”也......x
黄永玉实在是个可愛的老头,性格倔强,阅历丰富,谈吐不凡。看過幾次有关他的电视访谈,印象深刻的是他穿着得体且很有品位,说话无忌但不冒失,心里还是拿捏着分寸。总有个烟斗不离左右,要么叼在嘴上,要么拿在手里。帽子的式样也不少,与服装搭配妥帖,一付时髦老头的样子。老爷子画好,文章写的也棒。谁能想到一个初中文化水平又饱经战乱之苦的人,竟能成為文艺大家。说到他的初中文化,想起他讲的往事——初中三年留了五次级,最大的收获是——同学多。
喜欢黄永玉是从看了《黄永玉大画水浒》(2002年8月作家出版社)开始的。画的水浒人物,画面上的文字比较特别,既是注脚也是点评,寥寥数语,不同凡响,耐人琢磨,作者的性格也同时跃然紙上。后来又陆续读了不少他的书,《这些憂郁的碎屑》《太阳下的风景》《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吴世茫論坛》,还有六册线装本的《永玉六记》,装帧古朴典雅,文画相映成趣……本本都很精彩;还有两本诗集《曾经有过那样的时候》《老婆呀,不要哭》,没觉得特别好。《比我老的老头》有几种版本也都买了,这本书写的真挚感人,看出作者是用心写的。回忆张乐平的那篇最有趣,对张乐平的描写活灵活现,看了令人忍俊不止,一位稍显迂腐、好笑又可爱的小老头便活生生立在了面前。“大雅宝胡同二號安魂祭”笔调朴素自然,看過仍令人动容,也领略了黄永玉的真诚及真情。至于《给艺术两小时》这本书则是黄永玉和余光中在湖南岳麓书院的讲演记录,余光中的讲演在雨中进行,一群文化人披雨衣打雨伞听了他兩个多小时,余的魅力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他的《乡愁》既平实又感人,读之难抑惆怅。而作为画家,黄永玉能去那样一个以学術教化著称、历史悠久、聞名遐迩的文化名院讲演,很佩服老爷子的勇气。他对科学发展和艺术发展所做的论断,令我印象深刻,他说,科學的发展是不断地进步,而艺术的发展则没有“进步”这一说,艺术只有繁荣和豐富,还舉了些例子加以说明,令人信服。另外,他说自己第一部文学作品是四、五岁时候“创作”的,写在自家的窗板上,大概两句话:我们在家里,大家都有事做,旁边还画了几幅京剧脸譜。稿費很丰富——挨了一顿痛打。呵呵
还陆续淘到了几本黄老爷子的画册及签名本,比较难得且价钱不菲。
黄永玉涉獵广泛,早期以木刻扬名,晚年的画影响更大,价钱也高得惊人。还弄过雕塑,“酒鬼”酒的瓶子就出自他老之手,听说后来还引出一段不愉快的插曲。文学成就当然也不小,出了很多书 ,且广受赞誉。与其他写书的画家相比,他和陈丹青写的我比较喜欢,文字老辣,才思敏捷。大画家吴冠中也没少写书,观点鲜明,文字也很干脆利索,大概和他的性格有关吧,对我而言,感觉文字比较硬,咽着稍显费劲。但,仍然也是喜欢读的。因为作品中随处可见吴冠中并非人云亦云的个人思想,以及傲然而立的骨头。黄永玉给他的愛好排序:文学第一,木刻第二,雕塑第三,绘画第四。为什么绘画第四呢?因为它可以养活前三个爱好。
作为有钱人,黄永玉“造房子”也出彩儿,在世界各地置办了几處豪宅,他竟然也能参与设计。实在是个奇人。其实,用“豪宅”形容还是不妥,因为那里毕竟是文化艺术之所,是黄永玉艺术的诞生之地。
我也很喜欢黄永玉这个凤凰的灵魂人物,他的人,他的作品,他的衣着言行,他的豪宅,他的大狗狗.....
一个活的很真的小老头,再次在梓玮的字里行间展露出来。
喜欢一个人,到喜欢他的书,再喜欢他的其它,这是真的喜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