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L23 发表于 2013-8-19 11:30:40

雨来山多润,客至香更浓

    文章简介:雨中的招远罗山青翠氤氲,清澈的......其中探讨了一个内容,是关于读书......我们是应该以“形式促进内容”呢......所以是先“内容带动形式”或先“......“搭班子,定调子,拉队伍”三部......会当凌绝顶。山高人为峰。当第三......将上述个人意见权作本期读书会的......



x



雨来山多润,客至香更浓
      雨中的招远罗山青翠氤氲,清澈的溪水淙淙流畅,遍野怒放的槐树花香沁人心脾令人迷醉。第三期读书会众坛友的光顾,便又在山光水色间添加了些许墨香。东道主乔太守的殷殷款待,浓浓的书友挚愛情怀溢于言表。正是山青水清书声朗,花香墨香情谊长。
      读书会在山东骑士的主持下,氛围热烈,内容充实。
      其中探讨了一个内容,是关于读书会的发展思路。在归去的路上,与SUNNY也在反复探讨的一个话题。因为三次的读書会总是会让我们纠结于这同一个话题。弄不明白这个问题,会让进来的人时而迷惑,会让没有进来的人心存疑虑。
      我们是应该以“形式促进内容”呢,或先“内容带动形式”呢,或两者并举?内容带动形式,正是目前我们努力在做的,关于每一期读书会的主题拟定,关于西窗版块的小品文發表,无一不是在带动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实际上我们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但我们总有遗憾,遗憾的是让每个想进入读书会的人不得其门而入。而且貌似只有参加每次的读书会方是真正的参与进来。
      所以是先“内容带动形式”或先“形式带动内容”的思考,在这次读书会上提上议事日程。我个人观点啊,纵观一个党派或一个社团的形成,总是先有一群共同信念的人聚在一起,慢慢搞才能成的。这群人可以先一個,也可以先无数个。但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他必须有旗帜鲜明的思想体系,和严密的组织结构。读书会的形成,起初固然是几个兴趣相投的随机附雅之作,可形成至今,已经超越了一期读书会的原有人员组成。每期都能有新人進来,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核心成员为主体的读书会发展新形势。放眼长远,读書会的发展总会遇到一个瓶颈,即发展规模和创新形式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不断吸收新人进来,新人必然带来新气象,创造新人气。这是户樞不蠹的根本成因。
      “搭班子,定调子,拉队伍”三部曲,我想是应该选择时机推行了。先有组织,再定宗旨,让每个想参与进来的人明明白白的进来。除此不可。如此,队伍就慢慢壮大起来了。让更多的人去读书,让更多的喜欢讀书的人找到共鸣的朋友。公众的影响力和一定的社会效益就显现出来了。這个时候,读书会就俨然一个社团。社团的形成可以继续衍生和催生出更多的发展内容。
       会当凌绝顶。山高人为峰。当第三期读书会选择在招远罗山举行的时候,读书会的轮廓已经明晰,方向已经鲜明。剩下的呢,就是去做吧。
       将上述个人意见权作本期读书会的作业上交吧。期待更多新思路闪烁。
      最后真诚感謝乔太守!

yu00L 发表于 2013-8-19 11:30:43

楼主总结的好~仰慕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雨来山多润,客至香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