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的水
文章简介:崂山的山很奇,主峰多是些大块石......仲秋假期,一行五十多人探往崂山......这样一路下来,迈过了一道小溪,......第二日,车到另一个地方,又是一......崂顶下撤的路线,我们无心赏风景......顺着景区路,缓步下行,几步一风......x
崂山的山很奇,主峰多是些大块石头。个个形态各异,造型奇特,丰韵秀姿,稳稳地杵在道道山梁上。像是外星人的园林工艺,供我们地球人来膜拜。崂山的水就从這山势来,水量不大。如果不是最近的雨水丰富,很多河道可能就会枯竭断流,充其量也不过是涓涓细流而总不成奔腾之势。崂山的水里含有一些微少的杂质,却也不影响它始为清的本色。崂山的水不太甜,因为更多是雨水的短暫沉淀。
仲秋假期,一行五十多人探往崂山。车至王哥庄,我們步行穿过村路上山。行不远處,茶田阡陌,偎繞着一座小型水库,可谓我们见到的崂山第一水。这个第一,并不是说它是最棒的,而是我们看到的第一湾水。水库隱在绿树青山间,水是绿绿的蓝,透着那么一份致远地宁静。如果说,无欲无求,即可建立心灵间的“桃源”;那此情此景,此时此地,“不见可欲”,我们这些草驴也算暂时撇净了人间烟火,从而净身通过了崂山第一个关口,开始了崂山的朝圣驴途。
这样一路下来,迈过了一道小溪,翻过了一道道梁,通过了多个垭口,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再没有看到水,除了远处天际间的海水。艰苦卓绝的穿越行将终点时,许多人就这样断了饮用水。穿行在幽暗的夜间林路、道路崎岖难行的我们,终于踏上景区石阶路的时候,听到了哗哗得流水声。早有前行者忍不住地匍伏在地,探头石缝间,豪饮起来。我也尝了一口,有点凛冽但不甘甜。天太黑,始终未能看到这股山泉水的气象。
第二日,车到另一个地方,又是一个有水库的地方。虽没有林山围绕,水却也是那种绿绿的蓝,唯独缺少了那份宁静。周围贫瘠的山林和裸露的巨石,间或伴有农家饭馆和茶馆,一小堆的生活垃圾和几间破败的简装房,将我们这些驴硬硬扯回了凡间。攀登崂顶一路行来,基本与山溪相伴,更多时候由于河道的落差和阻障,让我們在山背上攀上攀下,吃尽了苦头耗尽了气力。水至柔则刚,崂山河道里的石头全都被打磨的无了棱角。以至于一位队員四脚朝天摔倒在兩块大石间,竟只是磨破了一截衣袖,震裂了腕上玉镯,让我们不自禁念叨着“侥幸”。中午歇息处,選了一风水宝地。说它风水好,这个地方藏风窝水。高大的岩石像厚厚的城墙,贴着这岩石又有欢快的山泉在流淌,下面有人工围起来的一个小池子,不大能有一人之深。我们在这里生火做饭,洗涮餐具,洗手净面,补充水源。这些重拾人间烟火的草驴,果腹之后便起了非分之想:用这样一壶崂山泉,冲泡一杯崂山綠,多惬意!痴人说梦,就是我们这些草驴在凡间的通病吧。这里的水很凉,但口感不好。
崂顶下撤的路線,我们无心赏风景,一路疾奔向北九水景区。在下沉到海拔三百米时,有黄琉璃瓦猛然从峡谷深处藏不住的露了一角,伴有震耳的流水声传来。穿过两道铁丝网,我们眼前出現了由山峰、断崖、瀑布、水潭、古屋組成的又一版“世外桃源”。说是世外,这里位于峡谷低处,三面高崖耸立,包括水潭之内仅有亩余的空间,与外界是断绝的,像极了鲁迅那角四方的天空。山泉水从几塊高大断崖的夹缝里咆哮而出,垂直而下冲击地面,形成了一个深潭,水仍是那种绿绿的蓝,夹含着三边悬崖的倒影,久不被阳光照耀着的潭水,藏着一种阴森幽深的面孔。岩壁上有“潮音瀑”的石刻,这里就是北九水风景区的终端了。“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高山流水在这里相生相伴,生于此,即使如钟子期,也不用一定要遇到伯牙弹琴方有知音之盛名了。北九水,是崂山的灵,是崂山水最集中的地方,不到北九水不算到崂山。关于北九水景区,《胶澳志》云:“两山相夹,下有深潭,沿途山峡奇秀,清流迂回,水作龙吟,石同虎踞,峭壁危岩,触目皆是,音乐图画,兼而有之。”我们观之并想象之,在很久很久以前此描述当不为过。
顺着景区路,緩步下行,几步一风景,均以“XX潭”而命名。水都是那种绿绿的蓝,好多地方就是一个水泡子,以潭命名略顯牵强,因为这些牵强,我们也记不住它们的名字。这些潭水,就失去了灵性,像圈养的草场,有草原之貌却无草原之神气。更由于多个竖立在河道间的告示牌:河道危险,请勿下水嬉戏。让我们彻底断了与其亲近的念头。因河道大多水势不盛,浅浅的水刚能没过我们的脚丫子吧,没有了让人惊心动魄的流动景象,远观之,实不得其味。至景区出,跨过一金属材料制造的浮桥,极度疲惫的躯干踏着微微晃动的桥面,脚下没有了硬硬的撞击,身体顿时放松了不少。打着烟台前线户外的大旗,我们高声喊着口号,跑步奔向久已等候我们的驴群,远离了萦绕我们两天的嶗山的水,还有那片绿绿的蓝!
也去看了崂山的水----真真有点失忘,也许去的太晚,几十年前去应该是很美的
崂山的石头和水是崂山之魂啊,恭喜大家穿越归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