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汽车狂 发表于 2013-8-19 11:39:26

温一壶月光的酒,读一篇山水的书

x


DSC05700.jpg (148.89 KB, 下载次数: 0)
   
2011-5-20 12:04 上传

                                       温一壶月光的酒,读一篇山水的书                                 
                                        ----记西窗第七届龙凤峡读书会



      我本一俗人,谈不上读书。既无高等学府学历,又无满腹经纶。却无限热忱扎进西窗剪烛,不可自拔。无比向往伯牙琴瑟,曲水流觞的境界。无视诋毁,无视评判,读我所爱,阅我所识,做我本真,附庸风雅也好,滥竽充数也罢,因为西窗,因为身边更多鼻息飘满墨香的友人们,我将读书补进了我略显拥挤的空闲时光中。



      当偶尔读读书成了消遣之后,SUNNY的邀请为我打开了通往西窗读书会的门,有幸更多更近距离的接触只观其字未见其人的那些朋友们,自觉是件乐事。正如本期读书会上我所说:本人愚钝,读书人与读书的人是不同的。而我不是读书人,仅仅是个读点书的人。曾经望而却步西窗的读书会,西窗才思泉涌的思想火花曾点亮过我无数次读书的暗夜,静静的阅读和学习,让我对西窗仰慕不已。后蒙各位不弃,混进读书会,有幸参与过两期。因读书的机缘成友,因西窗的平台成会,因志趣相投成趣,该是一件多么雅致的快事。寄情与山野,抒怀与溪流,一杯清茶,席地而坐,青梅煮酒,放歌悠远。畅怀感悟,取长补短,岂不是一段因读书带来的惬意时光?这大概便是我对西窗读书会的认识吧。也许本人资历浅显,才疏学陋,未能有此体会也尚不可知。



   毕淑敏有篇小散《精神的三间小屋》。其中有几句话说的极好:“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的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青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其实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物质的精神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结果如果是同等的,那该如何去平衡是个问题?毕淑敏可以为精神建三间小屋,而我只有余力修建茅屋一处,来收容被世态,被繁华,被利欲搞的疲惫不堪的自己的精神内心,得以躲在此处安歇,休整,甚至是哭泣,唯有在苍茫世界里找回自己丢失了的品质,是茅屋还是砖房,谁又会在意?我知道我不会。金碧辉煌之下空浪的内心世界和茅屋之中强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我宁愿选择后者,尽管茅屋之中的那颗心并不安分,精神也不安静,但我试图试着丰富它的同时,它也正变的渐渐强大,旅行,读书,做人,把酒言欢,无不如此。



   常常旅行,便常读游记,于是我渐渐明白什么是旅人写给旅人看得东西。常常喝茶,便常读茶经,于是我渐渐明白什么才是和敬清寂。常常应酬,便常读人和酒,于是我渐渐明白什么是酒至半酣和放浪形骸。无需格调,所有只不过是个载体。读多少书?行多少路?跟书和路无关,跟读和行的人有关。而载体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适合便为上,便是好。



    西窗之下,一片朗朗读书声。余常窃喜的立于窗外,沾得一身书香,听得一曲流觞。西窗之外,温一壶月光的酒,读一篇山水的书,甚为快意,有何不可?只是,温的应该是经年的月光,读的应该是心中的山水。

十指紧扣 发表于 2013-8-19 11:39:29



DSC05674.jpg (153.28 KB, 下载次数: 0)
   
2011-5-20 12:08 上传





DSC05620.jpg (120.55 KB, 下载次数: 0)
   
2011-5-20 12:08 上传

小龙女 发表于 2013-8-19 11:39:31



DSC05605.jpg (181.33 KB, 下载次数: 0)
   
2011-5-20 12:09 上传




DSC05610.jpg (172.71 KB, 下载次数: 0)
   
2011-5-20 12:09 上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一壶月光的酒,读一篇山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