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尚杯”【我与书的故事】7号作品:读美食书,品美食
文章简介:饮食文化的书籍林林总总实在太多......美食书看了不少,老一茬的比较喜......谈美食,高下不在于谈的是参鲍翅......品美食其实也是一种个人体验,从......枕上阅读是我的习惯,除了书的内......中国的美食实在太多,单就地方小......我的吃的经历中,由于在内蒙长大......如今,俗务缠身加囊中羞涩,遍尝......x
饮食文化的书籍林林总总实在太多,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有关美食的书,也就是谈吃论喝的书。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讲究美食的人越来越多,这类书也就日渐增多,而且越谈越丰富,越论越展现广度和深度。说穿了,就是把美食的嘴上感受和味蕾的敏感辨识用文字来加以描摹和品评,或長于绘声绘色、真切生动,读之令人垂涎;或侧重引经据典、史海钩沉,让人平添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和敬仰;又或者慢条斯理地忆往叙旧、感时伤怀,引人追思,牵人回想。
美食书看了不少,老一茬的比较喜欢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汪曾祺的《五味》、周作人的《知堂談吃》,车辐的《川菜杂谈》、赵珩的《老饕漫笔》也不错。大家论道,談吃论喝自然头头是道,引经据典也不在话下,更可滿足文字方面的享受。美食美文交相辉映,很是解馋,还过瘾。有个老爷子得单独提出来说,就是已故的台湾美食作家——唐鲁孙,皇族后裔、满清贵胄,那個被慈禧扔井里的珍妃是他姑祖母。唐老爷子一辈子吃遍大江南北,60多岁才动笔写书,一鸣惊人。他的《天下味》《酸甜苦辣咸》等等实在可称作饮馔经典,汇编的《唐魯孙谈吃》更是煌煌三大巨册,看后才知道天下竟有那么多的美味为自己所不知,才明白真正的美食家不仅要有钱,还要有闲,有学养,也才能吃得起,品得广,谈得出。唐老爺子一辈子活的潇洒,堪称食界奇人。新一茬的美食写手就太多了,数不过來。美食书也有泛濫之势,家里差不多有上千本这方面的书吧。感觉写得比较有点味道的有沈宏非的《写食主义》,欧阳应霁的《香港味道》,古清生的《味蕾上的南方》《大嘴吃八方》《美食最相思》,刘枋的《吃的艺术》,等等……能够美食美文相映成趣的,还属香港作家蔡澜,他的美食书可以说本本精彩。书法家洪丕谟的《跟我吃》以及过季歌星唱“军港之夜”的苏小明的《吃喝委员会》 谈吃之外稍有点广告嫌疑。
谈美食,高下不在于谈的是参鲍翅还是白菜萝卜,而在于是否搞懂了美食的要义,谙熟了美食的玄机。打个简单比方,萝卜怎么做最好吃?炖牛肉不错,萝卜丝汆鲫鱼味道也很鲜美,糖醋凉拌,麻辣蘿卜皮……还有嗎?有人会说,众口难调,口味不一,没法说怎么做算最好吃的。而我要说的是,蘿卜,一定有它天生的独特的机理、质感、味道及营养成分,懂得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了解、挖掘、顺应、体现出这些内质,就算懂了什么叫美食。這还是指简单的操作方面,沒涉及萝卜的前世今生呢。
品美食其实也是一种个人体验,从形式到内容。比方吃蟹,深谙此道的老饕就能吃得从容雅致、干净利索,据说其吃过的蟹竟能重新拼装完整,不留痕迹;而味蕾发达的内行美食家,也能把我们模模糊糊品评为“好吃”“真香”“太棒了”的菜,由表及里地品出復合味道中的各层次和脉络,并条清缕晰地娓娓道来,不得不令人信服加佩服。
枕上阅读是我的习惯,除了书的内容,同時也很享受那种悠闲舒適的感觉。看别的书都不打紧,若是晚上看美食书确实不是件享受的事,信不信由你,即便酒足饭饱,都能看得馋涎欲滴,饥肠辘辘,恨不能翻身下床找根葱来大嚼一番。就不由地艳羡那些老饕美食家们既能馋嘴天福大吃八方,尽享天下佳饌珍馐;又能妙笔生花雅趣天成,著就香气缭绕的美食美文,令人读后舌下生津,心頭起恨——馋死我也……
中国的美食实在太多,单就地方小吃怕已不下千种,加上各地方菜系的传统经典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各式菜肴,再算上那些什么私房菜、官府菜、看家菜、拿手菜、招牌菜、家厨菜……真正汇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式美食海洋。复雜多变的中式菜肴烹调方法当中仅就单个字的就已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煎、炒、烹、炸、炖、煮、烧、熘、爆、煸、蒸、扒、烩、蹋、贴、靠、焖、熬、氽、涮、煨……若要准确地翻譯成外文,恐怕高明的翻译也吃不消这份“煎熬”。
我的吃的经历中,由于在内蒙长大,偏爱肉食,现在比较想念的还是老家的羔羊手把肉,不但不腥膻,而且肉质细嫩,鲜美浓香。定居胶东后,这儿的海鲜当然不会放过,印象深刻的是韩式的生鱼片、活八鮹,分别蘸辣根儿和香油盐,只是入口之后的八鮹还能往腮帮子甚至嗓子眼上吸附,颇令人诧異并难免带來小小的惊恐。还有就是清蒸赤甲红,蒸熟后的颜色十分惹眼,而且味道特别,远胜梭子蟹,比较难办的是赤甲红的蟹壳比较坚硬,在家里吃的时候没有专用工具,难免动粗。说到吃蟹,据说按鲜美程度分5个等级,依次为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海蟹,江蟹和溪蟹没吃过,吃湖蟹最过瘾也最奢侈的是2003年去华西村,3天当中吃了3顿河豚、5顿一等品的阳澄湖大闸蟹,正宗阳澄湖闸蟹一定要“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其中在船上餐厅吃的那顿最为放浪,捆扎结实的大閘蟹红彤彤整齐码在盘中,每桌6大盘,个個肉白膏胰,肥美甜鲜,我等众人也沒太客气,以猛虎下山排山倒海之势直吃个风生水起、咂声阵阵,满桌尸横遍野、杯盘狼藉方才罢手。临走,华西村的吴书记还客气地送了我们每人十只大闸蟹带回北京,实在是过足了馋瘾。
如今,俗务缠身加囊中羞涩,遍尝天下美食恐怕是没机会了。好在身边有这些尽收天下美食的书,所以,虽然吃不到,毕竟能看到,浪费点儿唾液不打紧,起码过了干瘾。
美食、书皆我所欲也:lol
活色生香,楼主绝对是个吃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