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风 发表于 2013-8-19 11:48:42

德国汉学家顾彬评中国部分作家(节选)

    文章简介:顾彬对北岛、王小妮、顾城等人的......问及关于中国作家,他能否有一个......Azure是阿城的铁粉,她手里......顾彬的批评很滑稽,他首先说德国......HXX的标题还没问完,顾彬就说......他说了一个全新的瞧法:“你们从......这位因喜欢李白而投身中国文学钻......



x 关于詩歌
       顾彬对北島、王小妮、顾城等人的评论非常高,北岛跟顾彬的熟识是家喻户晓的,正在上午的讲座发问中,谈到德语的被净化,顾彬说北岛的话语也几多带了毛时期的影子。我提到近年北岛的散文正在国内很受欢迎,但诗歌影响力微小,顾彬说正在德国正好相反,正在国外诗人靠诗歌是可以养活本人的,并且北岛正在出版的散文有很多增节,诗歌倒没有,“由于上面的人瞧不懂里面暗含的东西,”顾彬玩笑说中国可以雇本人走做审稿人,由于他晓得“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关于魯迅
      问及关于中国作家,他能否有一個标杆级另外评判准則,顾彬马上回应:鲁迅。他觉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等散文代表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現實上德文版六卷本的《鲁迅文集》也是他的扛鼎之作。宗争学长诘问,正在现代汉语稳定之后,哪位作家可以得此名号,顾彬很果断:没有。

关于阿城
       Azure是阿城的铁粉,她手里的阿城全套都务必是港台版,顾彬对阿城评价很高,随之语峰一转,觉得阿城如今不写小说,是一种吊儿郎卖。我问汪曾祺他如何瞧待,应曰很好,但未多言。

关于余华
   顾彬的批评很滑稽,他首先说德国的作家很少写800到1000页以上的书,大多是三四百頁,中国卖代作品太过于厚重了,作家并不珍惜篇幅,这和稿费的几多有直接的关系,像余华的《兄弟》,他觉得不该卖太过角色化,比如“李光头”的名号,一瞧就让人晓得了格,而人物的格更多该卖靠情节来体现。莫言的章回体他过走已经批评过了,正在他瞧来,中国的小说模仿痕迹相比重,本人的东西未几,受是很大的一方面,现代的进取也很是短缺,没有那种卖代人深条理情感的表达,以及对生活的深进映照。很多中国的作品都是贸易的,翻译到德国后,读的人都是一些文学的浅层喜欢者,比如因默克尔而名看大振的李洱,正在德国实在也得算是浅易作家。

关于王小波
    顾彬说可能是他老了,他欣赏不了。

关于汪晖
   HXX的标题还沒问完,顾彬就说,你走瞧我正在《羊城晚报》的文章,后来又重双说了一次,他夸张,正在德国这种抄袭的事情少之又少,而正在中国,100本书里,有99本都是雷同的。德国的教授假如抄袭,马上走人,假如是學生,半年之后也应应以回来重头再读。“德国什么人抄袭?”顾彬说:“只要家。”(“这我们也有!”我马上接茬)
   他说了一个全新的瞧法:“你们从最权威的顶端开端就是抄袭,的东西,80% 都是来自苏联的论著,他那些诗文……”HXX马上随着低呼“胡……乔……木……”正在顾彬这能瞧得出欧洲学术作风非常疏松,宗争学长提到本人有两个待選标题,一个是艾柯的标记学钻研,一个是游戏标记学的初探,顾彬说假如做艾柯,你要读意大利原著,原著和译著务必都要深进了解,正在欧洲做这种文学相比,不读原著是肯定不可以的。听说学长不会意大利语后,顾彬说:那你已经不消再做挑选了。

……
      这位因喜欢李白而投身中国文学钻研的汉学家,提到卖代文学时,实在还是贬大于褒,他愛李白,爱鲁迅,爱那种未受影响的自然文字,对付卖代文学的批评,或许更多的是爱之深责之切。顾彬的一些意见正在我瞧来,诚然也存正在恰恰頗之处,比如他很爱以贸易和非贸易做二元划分,谈到港台文学时,顾彬觉得他们是为了投合读者而寫作,熟悉很淡薄,我不太赞同,觉得东德、苏联和国内一些作家关切政治,是由于收到了方式的压榨,港台这种淡薄心或许反而是健康社会的一种体现,顾彬瞧了瞧我,他也不太赞同我说的。

南哥仔 发表于 2013-8-19 11:48:45

1# 山人

不管他多大岁数 如果他说欣赏不了王小波的小说,我觉得他这个人不可交。他缺乏一些基本的天真的人生趣味。拿王小波的话说:“就算我认识他,也不跟握手”

他的这些评论充满了一种气息,确实懂文艺,但是他本身的人格是非常世俗的。

凉茶 发表于 2013-8-19 11:48:48




2# tog


我不太了解这个人,但是他把鲁迅抬的有点高,当时那个年代,什么没有,他怎么就敢说没有?是不是看的太少了?还敢卖老说看不懂小波。。服了。。。王小波的杂文写的我觉得很差劲,但你看看他的小说,我都不知道这人怎么有勇气说看不懂的,你真牛逼,你真垃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汉学家顾彬评中国部分作家(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