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并不玄虚,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文章简介:有幸参加了两期读书会,感想多多......本人报名参加上届读书会,起初的......联想到这次读书会前后听到一些坛......上述情况,既是自己也是部分朋友......首先,书读的多少、领悟高低并非......其次,读书会的内涵更加丰富,话......最后,我建议读书会还要更加开放......x 读书会并不玄虚,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读书会感想之一
有幸参加了两期读书会,感想多多,感触也逐步加深。从纯粹的個人附庸风雅、凑凑热闹,进而认识到自己可以为营造论坛读书氛围做点儿事,想法的变化非常明显。下面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把自己的体会晒出来,算是一份作业吧!
本人报名参加上届读书会,起初的心理是诚惶诚恐的,一方面感觉自己这些年来没有像样读书,不免有些心虚;另一方面是看人家书读得多,知识层次高出一大截,自己進去瞎掺和有辱斯文。
联想到这次读书会前后听到一些坛友的反映,大致也有这么几条:一是跟自己开始的想法雷同,虽也关注,但自感差距太大,不好意思参与;二是自身喜好读书,也很有见地,但来论坛时间短,跟大家不太熟悉,不知怎么融进来;三是觉得读书会都是些有文化、有层次的高雅人玩的事情,跟自己不大沾边。
上述情况,既是自己也是部分朋友存在的,归结起来,就是对读书会有一种神秘感。通过这两次读书会,我的认识有很大改变。
首先,书读的多少、领悟高低并非參加读书会的障碍。梅兰版主倡议成立读书会时的想法是:希望有一个同城读书的交流平台,志趣相投的人 定期聚会,交流提升。既然目的是交流提升,那就无所谓层次高低,否则,干脆请个专家來讲座得了。几次读书会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抱着学习态度也好,希望跟大家分享也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始终是读书会的主基调。
其次,读书会的内涵更加丰富,话题更加深入。从开始的尝试,到形式的相對固定;从几个熟悉人的交流,到新人的不断加入;从侧重于谈自己怎么读书,到就某一方面展开討论,读书会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涉及的话题也从泛泛到具体,确实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最后,我建议讀书会还要更加開放,彻底消除门槛。读書会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对读书会感兴趣的,都是喜欢读书的人,把更多的爱好者吸引过来,参与进去,是读书会这种形式存在的主要意义所在,僅限于一小部分坛友的定期聚会,这样的读书会一定不会长久。为此,及时通报读书会概况,让大家了解情况,参与分享很有必要。(这一点几位版主做得很好)。同时,要尽量选择容量较大的场所举办读书会,并公开发帖召集,以便吸纳更多的参与者。海云提到与老方的胶东书院合办讀书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