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读书笔记——09.11.13 冰与火之歌
文章简介:奇幻小说爱好者和科幻小说爱好者......然而,无论国内那帮网络写手怎么......年中看毛姆读书笔记,原来他也辩......这本书是没有目录的,因为实在没......然而乔治马丁的笔远远不止这样。......作为一本翻译小说,翻译者的笔力......其实,追这本书已有三四年,至今......x 私人读书笔记
《冰与火之歌》
冰火不是我看的第一本奇幻小说,不过是它让我开始喜欢奇幻的。
奇幻小说愛好者和科幻小说爱好者往往有一种自成一统的小沙龙氛围,就好象SF迷言必称三巨头,FF迷言必称DND,好像不看龙枪、暗黑精灵、魔戒就不配喜欢奇幻似的,和这種人相处時间长了是件很闹心的事情。
然而,无论国内那帮网络写手怎么糟改“奇幻”这个概念,真正可以称之为史诗的奇幻小说,其世界观的设定确实是很重要的,庞大的设定确实可以算作标准之一。但是如何指引着读者抽丝剥茧、草蛇灰线地一点点沉迷进这个故事里去,反而是很多奇幻小说作者该擔心的事情。
年中看毛姆读书笔记,原来他也辩论過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的优劣,一想到五六年前网络小说作者们为这档子事还像模像样地大吵過一架,不由得有些呆然。闲话休提。乔治?马丁在这本书里倒是为龐杂的线索和人稱叙述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是没有目录的,因为实在没有意义。每一章的标题都是某个角色的名字,这些角色有时各不相干,有时又会碰在一起,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在这一章里他或她便是主角,一切都以他或她的视角展开叙述。在第一卷中,因为故事情节尚未完全展开,主线仍然在七大国,君临城内的政治漩涡与明争暗斗,但在所谓的“文明大陆”之外,那些只在中土人民故事里口口相传的神秘国度,可以买卖奴隶的自由贸易城邦、异鬼与野人出没的暗影森林、草原上奔驰呼啸的游牧民族,几乎可以構成一部奇幻小说的国家地理。没错,这才是奇幻,没有七八个种族(无论人与非人)构成的世界观,哪个作者好意思下笔?
然而乔治马丁的笔远远不止这样。每个角色都应该有自己的性格,有时甚至游离于作者的控制之外,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但乔治马丁確实做到了。哪怕是在君临,每个人眼中的君临都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个人的眼中,不同的君臨仍然是不同的。身为御前首相的奈德史塔克看到的君临,是个黑暗的政治漩涡;身为官家小姐的珊莎?史塔克看到的是沒完没了的宫廷宴会、丝绸珠宝、白马王子一樣的英俊骑士。然而仅仅过了一卷,珊莎?史塔克眼中美好的君临,便在满眶泪水下模糊了曾经美妙的面容。
作为一本翻译小说,翻譯者的笔力同样值得一提。在第四卷?群鸦的盛宴中文译本出版之前,我曾因为心痒难熬,硬是啃完了英文的第四卷。书中不仅充满了大量粗话俚语、中世纪特有的风俗,甚至还有作者自己根据拉丁文生造出来的词语,说句良心话,虽然比融资合同有趣,但难得要命。譯者在翻译三大要素,信、达、雅之中的權衡十分精准,不但完美译出了原文的美妙,更加难得的是,在此基础上的自發性创作,又让中国读者接受起來毫无困难。举个简单的例子,书中各路诸侯的家族箴言,比如史塔克家,英文就十分简单,winter is coming,“冬天来了”,被译为“凛冬将至”,兰尼斯特家族的“为我怒吼”,坦格利安家族的“血火相傳”,十足有气势。
其实,追这本书已有三四年,至今仍然无缘得见第五卷的风姿,多少感叹与赞美早就在蹲坑的漫长岁月中消磨掉了。写这个读后感,只不过是因为有人推荐这本书时,说得实在太簡单,又实在太离譜,身为铁杆粉丝,有些气不忿而已。
...狗四,你还真弄这么个名字。写了那么多东西,来女人街发点吧
为读书者叫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