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家园----《寻找家园》读后
x09111000345c6b3718406a6d8f.jpg (140 KB, 下载次数: 0)
2009-12-24 22:12 上传
12671093335g215.jpg (223.8 KB, 下载次数: 0)
2009-12-24 22:12 上传
今天,发现纽约时报书评,高尔泰先生几年前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寻找家园》出了英文版。出版《寻找家园》的是HarperCollins旗下的出版社Ecco。从报道来看,台湾已经有出版社购买繁体字版权,将出版完整的《寻找家园》。
很欣慰,这本书的国内版--花城出版社的紫地丁文丛,前几天,我作了半个月的时间,刚刚读完,一个字没有拉下,非常的流畅。放在一边,夫人随手拿过去,接着读了,而且如我一样,津津有味。
一直想对这本书写点感想,无奈,什么都感觉匆匆,在他的蒙肯纸的质感当中,始终都是块心病。
这本书的来历想来颇为有趣。是单位前几年组织的游历中,在湖南长沙的一个国际连锁超市里得到的,当时,这个超市正位于我们旅馆的对面,我无意踱到里面,在十一点多的打烊钟声中,匆匆BUY下了这本好象还打了好多折的书---毕竟,能有几人,真正识得他高尔泰的风骨呢?
真的很流畅,凭我对高尔泰的理解,我只能用这个词,形象对他的整个颠沛人生的敬意。无疑,他的人生充满着悲剧与失意,在不断的怀疑自己,甚至与生命与生活的斗争中,度过了自己惨淡的前半生,苍凉而又无奈。
或许为他的文字与作品般的生命历程所感染,我从头到尾对他充满着敬意与尊重,经常在网上见着,某个博客的作者,有机会到了美国,一定得找机会到高尔泰的家中,与他作个私人的交流,似乎是朝圣,抑或如我一般,只是为了圆自己心底的纯粹只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关于自由,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抗争。
不想再重复评论书中的内容,高尔泰先生或许只是简单得复述了自己前半生的人生,简单,平实,但却为每个读过他简短作品的人都为之动容。排除关于政治,关于斗争,关于谋生,关于死亡,我明显感觉到他超于这些生命现象的升华与思索:读完,这是他自己的半半生,读后,同样自己应该自己为自己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健全的人生呢?
对在敦煌莫高窟的日子,印象尤为深刻,循着张大千的感觉,他一个人静静地徘徊于敦煌的各个石窟中,显得多么得富有诗意,人生的乐趣,或许不在于你的享乐,而在于你的意义。
至于书的内容与所谓思想,不想提及,自己感觉,有时读过一本书,不是读他的文字,而且在读一种感觉与阅历,《寻找家园》,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呵呵,好啊,写着玩罢了,没事就划拉篇。你的东西写得很好。
关于高尔泰,我能忆起的是大学时看过他论美学方面的书,能记得的就只有他“美是主观的”的美学观点le。其余的统忘却了。
谢谢分享!
在这个圣诞节的凌晨看到你这样的文字,我有也找来一睹的冲动。
现在读这样的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希望山人能多多分享你的读书经历与体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