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囡 发表于 2013-8-20 21:09:00

也谈文人----------旧帖回放

    文章简介:x作为一个常摆弄文字的人在这里......想到一句话“英雄不问出处”,想......从创造物质文明的这个角度看,似......---------------......新补:今天我已经没兴趣对一个所......文人的傲骨与清高在过去或许是我......以陶渊明为例,为了所谓的不为五......所以看到现在还有什么文人、文化......



x 作为一个常摆弄文字的人在这里也说说文人。在我的感觉中古代文人无非分两种:奴隶型和奴才型。司马迁是奴隶型的代表,他的一生是活在汉武帝的阴影下。司马相如算是奴才型。李白是一个肯描写奴隶题材的奴才文人,而杜甫则從奴才转变为奴隶。说到底,奴隶服务的对象是大众,奴才服务的对象是统治阶级。历史上无法缺少文人,但这确实不是一個好的职业,运动中历来受冲擊最多的往往是这个群体,而看透这些的也多是文人,有意思的就是那些成名的文人却都是一些聪明人,如果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算造化弄人好了。

    想到一句话“英雄不問出处”,想必是那位出身卑微的开国皇帝為掩饰什么要这些文人想出来的托词。其實要想这托词的皇帝也真是想不开,你成为九五之尊后别人就只剩了敬仰的份了,那还有什么查你上三代一說啊。只不过苦了那些动脑筋的文人了。

    从创造物质文明的这个角度看,似乎真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但这个世界上却真的少不了文人的。文化的传承靠的就是這些力量,或许站在从文人本身的角度看不到自己的真正价值。但文化的力量是可怕的。元代将人分四个等级,但这个朝代亡后他们的后人却被汉化了,这里是什么的汉化?是文化的一统。无形的力量延续着一个民族的生命的延续,如果理解了这些,那些羞于把自己称为“书生”的人恐怕又要拿出大量的篇幅來证實自己是一个文人了。

--------------------------------------------------------------------------------------------------------------------------------------------------
新补:今天我已经没兴趣对一个所谓的身份去做什么定义,是不是文人已经无谓,但是做一个人该做点什么倒是值得考虑一下。
文人的傲骨与清高在过去或许是我所向往,但现在则是我所厌恶之事。不是自己变的世俗,是看问题的角度變化而已。
以陶渊明为例,为了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做了隐士,于是被后人传頌云云。。。。。。。。。。。。。。但是换个角度看,如果当初他不是只为自己的荣辱,能多考虑到自己如果入仕,可以用手中的一點点权利为百姓做点什么,那么自己的那点委屈又怎么不能承受?
所以看到现在还有什么文人、文化人、读书人等说,也就一笑而过。    要迂腐的人在什么环境下终究还是迂腐的。文人未必有学识,有学识的也未必是文人。知道这些,再看其他,也就一笑而过。或许真的可以用那句流行語:一切都是浮云~~~

漂洋过海 发表于 2013-8-20 21:09:05

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谈文人----------旧帖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