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从中笑。。。
文章简介:与山曼老师仅有一面之缘。那是在......这就是山曼老师,“山东民俗三剑......与山曼老师神交是从上初中的时候......人没见着。但从那时起知道有门学......上大学听过的报告很多,但吸引人......山曼老师原名单丕艮,还在任上的......就是这样一位长得比较另类,活得......又是一年清明时节,那一朵山花,......x
山曼老师已经走了四年了。
与山曼老师仅有一面之缘。那是在烟师(今鲁東大学)剛上大一,第一次也是整个大学听到的印象最深的一堂报告。听报告之前,我们教师外面的走廊上来了个老头,在走廊里仔细的观看橱窗里的民俗展品 ,那是为了配合一位叫山曼的民俗专家的讲座而专门陳列的 。哪来的小老头,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中等个,不算太茂密的头发已经半白,往脑瓜后随意的仰着,突出了前面的大脑门,一说话几顆有点爆的大牙向外呲着,衣服很“休闲”以至于有点邋遢,要不是那双贼亮贼亮的小眼睛里偶尔闪出的善意的狡黠和点滴慈祥,你绝对会把他当成乞丐或认为这绝不是这个朝代的人,有点像辛亥革命刚被剪了辫子的清末遗老。
这就是山曼老师,“山东民俗三劍客”之一。专业老师一介绍,愕然。。。就他?
与我印象中的相差太大了!
与山曼老师神交是从上初中的时候,那时爱看报纸,经常看《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时间長了,注意到了“山曼”这個名字,一开始是好奇,这名字有点怪。后来喜欢上了他的文章,地名掌故,民俗由来,历史沿革。。。全是身边的,這么普通的东西竟有这么多学问。那一个个文字、符号像土豆、白菜,充满着烟火气,文章朴实生动,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像一位老爷爷坐在柳树下在给你一边扇着扇子一边讲那“long long ago”的故事。。。
这样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人没见着。但从那时起知道有门学問叫民俗学。原来我身边的那么多伴我成长的东东也是一种文化。从那时起,爱上了民俗。
上大学听过的报告很多,但吸引人的罕有,多数在睡觉或像坐在了“无聊斋”里,这堂课例外。沒有讲啥是民俗,民俗对我们的生活有啥影响之类的套话,而是從讲他的考察途中的点滴趣事开始的。话说有次沿黄河沿途考察,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要到當地的图书馆或档案馆查查当地的史志。这天走到一个小县城,又来到档案馆,进门有俩老娘们在边织毛衣边聊天,山曼老师向前询问可否查阅资料,那两位估计是被老头吓着了,当场把山曼老师连推带骂赶了出来,把老头气的出来回头啐了一口:“两个小娼妇”。台下哄堂大笑。山曼老师说那俩可能是领导的亲戚。还说到他精心收藏了三四百个巧果模子,有一次七月初七老伴要用用都不给,气的老伴直骂他。。。
还有一个与山曼老师名字有关的小笑话。
山曼老师原名单丕艮,还在任上的时候,有一次有一位到中文系找山曼老师,遇上人开口便问:“嗳,打听一下你们系有一个叫‘danbuliang’的吗?”巨笑。
就是这样一位长得比较另类,活得很有创意,风趣幽默,肚里有货,饱讀诗书,著作等身的民俗大家走了。
斯人已去,身后是颇丰的研究成果和未竟的遗憾……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那一朵山花,给我们留下了淡淡的弥久的清香。
山曼老师千古!!!
以前见过他,但不知道他那么有名,是他去世后才听你们一再地提起~~也看了一点他编的书,敬佩这样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也喜欢民俗的东东~~遇到你们就更喜欢了,并且好多东西知道来龙去脉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