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艺 发表于 2013-8-21 15:40:28

烟台北洋海军采办厅旧址

    文章简介:x在烟台山下朝阳街南段路东,是......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清......早在北洋海军建立前的27年,烟......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烟台海军学堂南迁后,地方盐务局......



x 在烟台山下朝陽街南段路东,是一条东西走向街道——会英街。就在这条街道東端路南,坐落着一幢坐北朝南、三座大门东西并列的三进六院组合式传统四合院。其规模宏大,建筑精良,布局合理,用料上乘,且雕梁画栋,非同一般,非官衙貴宅所莫属。该组建筑拥有正房两排26间,楼房两层26间,厢房8栋24间,合计共有房间 76间,占地约 1800平方米。其楼房为南北双挑双廊,楼下大厅贯通前面的开阔地。紧挨开阔地南侧,还有一排坐南朝北的平房,其建筑形制与整个建筑群大致相同,应为该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这组历史建筑物,就是建于清光绪年间,专为清朝北洋海军后勤服务的北洋海军采办厅旧址。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清政府策划海防,北洋大臣李鸿章主张在北洋建立海军。计划确定后,于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设立了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海军建成,共有军舰25艘,海军官兵4000余人,提督由淮军将领丁汝昌担任。北洋海军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一手控制。全部军舰中只有铁甲舰两艘,巡洋舰7艘,“可以驰骋大洋”,主要舰只均从英、德两国购买,只有5艘为中国之福州船政局制造。北洋海军有两个根据地,即旅顺口和威海卫。旅顺口只修理舰只,威海卫则停泊战舰。而烟台采办厅便是北洋海军威海衛根据地的配套機構。

早在北洋海军建立前的27年,煙台就已被辟为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因此,不论地理位置还是經济、政治情况,北洋海军在修建威海卫海军根据地的同时,在进在咫尺、商贸繁荣的烟台建立采办厅,以向北洋海军提供军需物资,作后勤保障是非常必要的。把采办厅建在太平湾码头附近,无疑更是明智之举。于是,当时的北洋海军舰只经常停泊于芝罘湾,往返于烟台與威海卫之间,除海防需要之外,再就是来此采购和运输军用物资。1895年因甲午海战失败,北洋海军覆灭,采办厅停办。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为重振中国海军,北洋海军统领叶组圭決定在烟台开办海军学堂,并指派谢葆璋来烟台筹建。谢葆璋到烟台后,曾住在会英街原海军采办厅,其年仅3岁的女儿亦随家人居住于此。她就是后来成为中国文坛泰斗的冰心先生。1907年,耗银4.2万两、占地90余亩的海軍学堂工程竣工,谢葆璋为首任监督(后改为校长)。此后,采办厅又承担了海军学堂的物資采办任务,直到1928年海军学堂因历史原因而南迁福建与马尾海军学校合并为止。

烟台海军学堂南迁后,地方盐务局曾在海军采办厅原址办公并开设客栈。全国解放后,烟台军分区机关曾设于此,后改为民居。采办厅门前的会英街,东连东太平街,西接朝阳街,全长180米,修建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由于采办厅在此并与东太平街生活娱乐区相接,故在 1921年就铺成水泥路面。


梦塔LB 发表于 2013-8-21 15:40:31

前线对烟台历史、建筑很有研究。

billygu 发表于 2013-8-21 15:40:34

转来的文字。不过我去过会英街,专门去找过采办厅旧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台北洋海军采办厅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