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寒衣节
文章简介:x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与清明......寒衣节,来源于秦时孟姜女为被抓......寒衣节这个看似有些哀伤的日子,......秦人何以以十月一为年节,今日已......过去,在寒衣节这一天,人们要焚......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过去,十月初一还是长工的下工日......x 农歷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习惯叫“过十月一”。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遠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衣节”。“十月一,燒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寒衣节的传说和由来
寒衣节,来源于秦时孟姜女为被抓去修万里长城的丈夫送寒衣的民间傳说。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十月里鞭蓉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在长城内外广泛流传,父老乡亲便将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这一天,称为“寒衣节”。每逢十月初一这天,人们都要用五色彩纸剪寒衣,到坟头上烧给死去的亲人。有的则将所剪制的寒衣,悬挂在小树枝上或插在坟头。这样做,虽然反映了旧时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人们对故去亲人的一種缅怀之情。
今时寒衣秦时年
寒衣节这个看似有些哀伤的日子,却曾经是个聚餐会饮、欢庆丰年的节日。处于新旧之交的十月初一在古时不仅被视为冬季的首日,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作为历年之首。在《荆楚岁时记》中,宗懔首次記述了南朝荆楚人的年度时间生活。他称十月初一为“秦歲首”,也就是秦历的新年,这天人们要吃一种用黍米与豆类合烹的熱羹,“十月朝時秦岁首,麻羹豆饭熟尝新”,数千年之后,这种节令食品已演变成豆泥、豆沙等日常食物了。
秦人何以以十月一为年节,今日已很难考证了,不过,被认为是与秦人同源的哈尼族人至今仍保持着新年从冬季开始的旧俗,十月年仍是哈尼族人的最大节日。
山东各地的寒衣节风俗
过去,在寒衣节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故去亲人送去御寒的衣物。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淡化,许多人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統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煙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过去,十月初一還是长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节”。雇主要在这一天设筵犒劳雇工、清算工钱,宣布是否继续留用,留下的叫“打冬”或“扛冬活”。到十月初一,坡里的庄稼都已收打完毕,即墨、崂山、平度、胶州、胶南、莱西都有“十月一净坡”的俗谚。
转自网絡
今天回老家送寒衣了,山上的人真不少啊,重视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寒衣节有否可能也变成公假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