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的枣花
文章简介:过去莱州的妇女,大多都会做“枣......540375660289196......漂亮吧!这是面制品呢,全是面做......507611973000036......它虽是面做的,但和面人郎,泥人......好手做的枣花,必须像郑板桥画竹......429080454497760......就拿上面的燕子来说,您可以看到......451570305136968......别小看这些农村妇女,真有两下子......147858805266177......欣赏一下上面这个“金猪献宝”吧......229599138502947......这尾金鱼的鳍,尾也都是发面,却......335799647216320......请再仔细看看这“升虫”吧!您看......应该说,这样精致的工艺品,它的......x
莱州的枣花
过去莱州的妇女,大多都会做“棗花”,就像女人会衲鞋底,编嘎达【这也是我老家的“工艺”,容后介绍】织毛衣一样,很普及。
先看看什么是棗花吧:
5403756602891964041.jpg (21.15 KB, 下载次数: 0)
2010-5-31 21:55 上传
漂亮吧!这是面制品呢,全是面做的!上面这个枣花叫做“升虫”这种“虫”如同龙,鳳,麒麟一样,算是圖腾也好,吉祥物也好,过年把它供在正间的供桌上,盖房把它摆到大樑的正中,收获后则把它放在面缸里,据说能保佑全家吃穿不愁,日子升腾,红火。
5076119730000368698.jpg (24.43 KB, 下载次数: 0)
2010-5-31 21:55 上传
它虽是面做的,但和面人郎,泥人张等大师手下的艺术品不一样,他们的作品,一次捏就,而这里说的枣花却是发面的,要在塑成后,再放到锅里蒸。所以初學做枣花,在巧手捏塑下,一般都还像模像样,待到蒸出来再看,那面一澎胀,嘴脸全变了,再加工涂抹,也不是那么回事。光这一点点技巧,有人一辈子也学不来。
好手做的枣花,必须像郑板桥画竹一样,先要胸有成竹,把蒸好的形象放在肚里,哪该肥哪该瘦,哪塊面该多揉揉,哪塊面该多加点面布【干面粉】。蒸时,急火烧多久,慢火烧多久,面发大了该怎么辦,发轻了该怎么办,什么时候揭锅等等。每一步骤,都要心知肚明。因此做好手也不易,十里八乡也未必有一两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4290804544977601345.jpg (21.37 KB, 下载次数: 0)
2010-5-31 21:55 上傳
就拿上面的燕子来说,您可以看到,那尖尖的羽毛,多精神,蒸出的东西,这么挺,这么尖,尖到扎手的程度!不信您试一下,出锅看看,八九是挤到一块去了。
4515703051369687948.jpg (21.46 KB, 下载次数: 0)
2010-5-31 21:55 上传
别小看这些农村婦女,真有两下子,几個人坐在炕头上,有的揉面,有的造型,有的打下手,为下一锅做准备,还有跑腿的,来回奔走,出锅,装锅,接生送熟。最后一道工序是绘画。那“画工”手里夹著两三只笔,迅速,準确地在蒸好的面坯上涂抹,只见她手指不停地活动,上下左右,运转自如。蘸笔换色,润染扫描,随心所欲,既工笔又写意,既平铺又立体。一边手不閑,一边嘴不停,要指挥全局,掌握火候,还要张长李短,品味人生。
1478588052661774002.jpg (16.21 KB, 下载次數: 0)
2010-5-31 21:55 上传
欣赏一下上面这个“金猪献宝”吧。请把注意力集中到它的一对厚厚的,肉质感特强的大耳朵上,再看看那对前伸的,維妙维肖的蹄子以及嘴和嘴里的“口条”,您会承认,这位面塑,面蒸,面画家,还真不简单呢!
2295991385029473667.jpg (20.22 KB, 下載次数: 0)
2010-5-31 21:55 上传
这尾金鱼的鳍,尾也都是发面,却那么薄,微微翘起,鳍上面的细微纹路,并没因屉蒸而变得模糊不清。
下面的燕子的造型,绘畫那样简约,但是。它在飞!
335799647216320729.jpg (11.53 KB, 下载次数: 0)
2010-5-31 21:58 上传
请再仔细看看这“升虫”吧!您看她多么憨厚,多么靓丽,多么美丽端庄!从这些艺术品身上,您会不会对我们山东妇女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应该说,这样精致的工艺品,它的存在价值完全可以和杨柳青的年画,河北蔚县的剪纸,山东潍坊的风筝,苏绣,湘绣等等傳统民间艺术品类媲美,可惜的是。它快要失传了,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现状,它也正在逐渐消亡,另外,它毕竟是面做的,不好放,尤其是,不值大钱。。。。。。
为什么叫做枣花?第一次听说。不过真是很漂亮
2# 观棋不语
枣花是一种面食,又称为枣花馍。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拜年时的必备礼品。蒸枣花时。先从贮藏了一冬的大红枣里挑出光洁饱满的,然后用水洗净泡好,和好面,擀一个圆圆的大面饼做底座,再揉搓出一些拇指般粗细的圆柱形长面条,用手挽成各种花瓣形状,用模具在花瓣上压出花纹,最后在花的中心放上一颗大红枣,宛如一朵含着花蕊盛开的花。这样就做好了一个枣花面胚。放到蒸笼里蒸熟,就成了小媳妇们回娘家必不可少的首选礼品。一件件精美的枣花,与其说是食品,还不如说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胶东的枣花,不仅仅在过春节时蒸制,平日如建房上梁,七巧节,以及婚丧摆设都有制作。而且有的地区,所制面品虽名“枣花”,实际不一定有枣,农村妇女发挥她们的才智,把这一传统艺术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峰。
谢谢光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