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考前指导(语文)
x 小默语:转自一位朋友的日志!:handshake09高考考前指导(语文)
考 前 指 导
———语文老师的临阵叮咛
预备
★准备好所有的考试用品:黑色水笔、橡皮、2B铅笔(正宗)、手表等。
★进入考场后,可以先深呼吸,平静一下心情,闭目养神。
★一切行动听从监考老师的指令,不要自作主张,如果有出错或不清楚的地方,举手请教监考老师。
开始
★填涂答题卡按要求,填完后要核对一下有没有填错,然后放在靠走道一侧,让监考老师检查核对。
★拿到试卷,有5分钟的看卷时间,这时千万不要在试卷上动笔,可作如下四件事:
⑴ 看名句(可在草稿纸上写)
⑵ 浏览试卷(题型、分值)
⑶ 看作文 ⑷ 看第一题。
★合理安排时间:语言文字运用题、古诗文阅读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考部分90分钟以内,作文60分钟左右。
★ 答题过程中,不要慌张,遇到暂时不会的,可以先放一放,但要标注记号。
★ 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轻易修改。
题型及对策
★1. 字音辨析题
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熟语(含成语)辨析题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3、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做题思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4-5文字表达
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估计今年也是一道旧题一道新题的搭配。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6-9文言文阅读
写的什么人?写了几件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一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文言实词题
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文言虚词题
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全文把握题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文句翻译题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0诗歌鉴赏题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借代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11名句名篇题
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
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12-15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遍 边读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划出文中表明文章结构的词、句。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遍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寻找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位置,根据分值和字数限制来组织答案。
★ 总体建议:
①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
③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④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选考部分)16-19论述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
20作文
审题要仔细:是否明确要求联系自身,题目要否自拟。
构思要耐心: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先写在草稿上;稍加思索想到的也写上。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自己组织材料看能不能写,绝对严禁胡编乱造。即使编写故事也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
材料运用: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如十大感动人物、汤姆斯杯、尤伯杯等社会新活材料,社会方面的吸毒、腐败、治安、电信改革等问题,科技人员方面的盖茨、袁隆平,自然环境方面的沙尘暴,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术、数码技术,经济界的等。对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要适当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响、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大体情况,以免给人捏造之感。
谋篇要出彩:开头要直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文体要固定: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少写,最好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
题目要出新: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等。
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语言要优美: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严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细节要生动:一定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
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2分);字数要达到(50字1分);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可扣3分),使用修改符号。
常用增加文采句式提示:
1、对称句:两两相对,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数相同(如白天-黑夜、山上-山下、春天-秋天……)
2、假设句:通过对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推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一种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设复句构成,所以称为"假设句"。
3、"名言+阐释+例证"句式
4、排比短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等
检查(3—5分钟)
是否有漏做 是否有未做 涂卡是否准确 名句是否有笔误、漏字
作文题目、开头、结尾、段首句是否有错别字 轻易不要改答案
收 笔
★钟声一响就放笔,不要再答卷.
★按要求放好卷子,等待收卷.
★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我自信,我成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