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学习系列文章】学做父母,共同成长
x 一、让孩子最终能为自己负责在咨询中,我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件事,就是对有些特别逆反的青春期孩子,父母管还是不管的问题。
这些孩子,有的是被父母娇宠坏了,有的是对父母完全丧失了信心,有的是情绪极度的紧张,有的是性格已偏激得走向了极端。对这类孩子,父母已经不敢管,因为父母稍微来点“硬的”“指令性的”“强制性的”东西,就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反应:大哭大闹,拒绝上学,夜不归宿,甚至扬言自杀……
怎么办?父母这时总是眼巴巴地望着我,让我给拿主意。
但这个主意我还真不好拿,因为这事不是我在负责,也不是我能负责的。首先不管是不行的,孩子已经生了“病”,孩子已滑入了错误的人生轨道,濒临到人生危险的边缘,此时岂有不拉不扶一把之理?可管呢,也非常可怕,因此可能会更加激怒孩子,让孩子做出偏激行为,乃至真的彻底堕落甚至轻生,谁能接受得了这种结局?
家庭关系处到了这种境地,真是到了“绝境”。
面对这种几乎“无解”的高难度的家庭难题,我还是不能推卸我的责任。我不能替家长来抉择,但我必须给出有倾向性的分析指导意见。
我的意见是,不能“不管”。我给家长的分析是,孩子现在的情况好比是身体上生了重病,如果要治疗,肯定会有风险,甚至是非常大的风险。但不治疗,不开刀动手术,那情况就会继续恶化,难以挽救,彻底没了希望。
所以“管”就是“治疗”,这个大方向需要明确。在这个前提下,须考虑的是怎么管,以及最大程度地降低“管”的风险。
怎么管呢?需要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
其一是“底线原则”。出了问题的孩子,特别爱用自己的“问题”为武器来与父母“作战”。父母越怕什么,我就以此要挟父母。你怕我不去上学,我就不去上课。你怕我变坏变质,我就夜不归宿。孩子发现只要自己一“出轨”,一“堕落”,家长就“害怕”,就“妥协”。此时家长必须看清孩子的心理,明确自己的立场。家长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旗帜鲜明、准确清晰地告诉孩子: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来负责。你的人生结果,是由你自己选择而定的。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困难,不管是千难万难,父母都愿意竭尽全力来帮你。但你非要选择消极堕落的人生之路,家长实际上是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因此家长必须向孩子明确自己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立场:孩子不能夜不归宿,不能吸毒,不能犯罪,不能随意发生性行为等,这些都是孩子不能逾越的行为底线。
其二是“双脸原则”。在坚持原则、明辨大是大非的前提下,我们应追求最大化的教育或积极影响的效果。家长常犯的错误是要不都“软”,丧失了教育的大原则。要不都“硬”,不讲求教育的艺术,把孩子推得更远,因而也实现不了什么正确的教育效果。实际上,此时父母需要唱双簧,比如要有唱“红脸”的,即坚持原则,勇于教育,敢于批评,不怕冲突,这样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有所约束。除此之外还要有唱“白脸”的,即能关爱孩子,能给孩子情感支持,善于和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的人。特别在一方在坚持原则“唱红脸”的情况下,为不把冲突升级,不把情况变得更糟,不把矛盾闹得更僵,不把孩子推向绝境,另一方这时特别需要把“白脸”唱好,既要为“唱红脸”的说话,求得孩子的理解,又要表示对孩子的关心,设身处地为他考虑,此时要设法拉住孩子,给孩子一个台阶下,起到一个“贴心人”“调解员”“联络员”“辩护人”的职责。
其三是“正常原则”。家庭出现了危机,放在谁心里也不好受。很多家长都是带着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的心态和状态找我来的。我能理解他们的焦虑不安,但我总要和他们讲,解决问题需要有一个正常良好的心态。没有良好的心态,就没有信心,行为多是消极的,难以产生什么好的效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就没有持久的耐心,可孩子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是毕其功于一役。心态不好,自己首先就会被拖垮。没有良好的心态,其焦虑不安的情绪也会和孩子形成“互扰”,会进一步地强化着双方的不良心态。没有良好的心态,家庭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没有正常的生活,家庭怎能有正常的功能,对孩子正确有效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所以当孩子出了问题时,家长不能再出现问题,此时必须能抗住挺住,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你不是想要让孩子成为自信、积极、热情、快乐的人吗?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榜样!
学到两点:
1、直接明确地跟孩子沟通清楚: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来负责,父母都愿意竭尽全力来帮你。
2、家长的榜样力量。
强调了引导,而不是灌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