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随笔
文章简介:x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学生的一些事......当然有这个念头一段时间了,但是......x 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学生的一些事情,时常有一点想法,不知道记录下来有没有意义~~这里虽然可能没有大学生来看,但是有大学生的家长,说一说也许会使人们对我们這樣小城市的三流大学的学生成长情况有所了解~~
当然有这个念头一段时间了,但是自知不能像木木的育人心得那样每篇主題鲜明语言生动,也不能像密码的走访手记那样高屋建瓴人文关怀,只会随意灌水,有一句说一句,先开个头试试吧。
先说一个大四的南方男生J 吧~
上学期末选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时候,他在最后时间给我打电话(别人都抢到题目了他还没有),本来我不想再加人了,因为工作量很少学生又大多持应付态度不认真,催来改去挺烦心的,一般都不太愿意多带,再是以前给他们上过课这个学生好像常缺课成绩不是很好,但他说他自学了一些相关技术,很想做这方面的题目,就约了面谈~~
谈了十几分钟我也有些信心了,因为他确实比别的同学多了解一些需要的技术,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当即确定了具体的题目以及他假期需要学习的内容~~但也并没有预期能得到多么好的结果,只是想作为设计能做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东西就可以了~
说来还是话有点长呀~~
这学期前半段学生都是忙着准备研究生复试或是到处应聘考这个那个,临近五一才能抓着他们赶紧看系统提修改意见、整理论文初稿,有部分学生找了现成的代码稍微改改,只要能弄明白讲清楚也勉强了;自己动手做的同学一般都没有下很深的功夫,大体运行起来就满足了~~
唯有这位J同学第一次演示就让我有些惊艳(总体来说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差的),能想到的功能基本都设计进去了,并且效果很有专业范儿(可以确定不是抄的,因为选题比较独特)。交谈中才知他这半学期边做边学习了目前做这一行需要的几乎所有流行技术(当然并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潜心一个月来做的,现在的学生不像我们那个年代,都坐不住,少有这样的,所以对他刮目相看。
他还有很多想法想继续完善系统,然后用这个作品来求职,但时间不多了,要求他先形成文章,争取优秀(10%的比例,答辩比较严格),他对提出的要求都能正确领会,初稿、二稿、三稿,每一稿都按要求改得比较让人满意,当然我也多花了些心思。相较其他部分不想多花力气的同学(下一稿来的时候并没有按要求去改),带这样的学生有成就感,多出力也愿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