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包河区王大郢拆迁之前》
《写在包河区王大郢拆迁之前》文/杨月弯弯
(一)安家落户
年轻时,去南方流浪
椰子清清凉凉的香气,洗去腿上泥土的汗味
我把小窩垒在王大郢的葡萄架上
小窝里住着一家三口
四层小楼中的第三层
阳台上日子很温暖
旧家具千里迢迢从故乡赶到合肥
和花盆一起沐浴
(二)对门家宝宝长大了
对门小张家的宝宝,哭声很悠扬
半夜三更把你叫醒
让你享受一段笛子与二胡的合奏
上了学的宝宝更勤奋
放学回來,总不会忘记
从一楼到四楼,把每家的门敲一遍就跑
嬉笑楼下老太骑着扫把追赶
如今,寶宝长的比他爸还高
见人就叫阿姨大叔
时不时站在自家的窗口,像扔篮球一样
准准地把垃圾袋扔进对面的垃圾桶
(三)水电费问題
抄表的电工换了几茬
敲门總结電费
手中,印着红红的大章,威风凛凛
終于有人发现,上面日期的蹊跷
第二天,那家断了电
咱小人物,规规矩矩
回不去没电的日子
交就交呗,反正
账面上的钞票,已经绿帽子了
(四)拆迁补偿的传说
那年冬天,区里下来人
评估了资产,晚报上公示的白纸黑字
着实讓村民心跳了一把
几年过去了,宝宝依旧隔着窗户扔垃圾
电工依旧一茬接一茬
越来越老的楼梯道张着大口,倾听
茶余饭后,拆迁补偿的传说
金钱是等級表,把人分几等
几等人,几等命运
王大郢原著民族,外来户,挂靠户,买房户
当然,这只是传说
(五)边缘人
老家的田没有了
我在城里做蛋糕
做出来的蛋糕,堵住了回家的路
戶口本做成非农业
圓了几代人的可望而不可即,洋洋自得
城市拆迁,成了非土著,边缘一族
土著人面前少了几分底气
的确,没有在南淝河里沐浴过童年
骨髓里是南淝河的毛细血管
如果,把城市的冬季打开
左边流出来的血水会在右边消化
而,我在田野之上,城市之外
继续用蛋糕做一条回家的路
转身是华丽。
乡情永远是回头的理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