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标题:
一封道歉信
[打印本页]
作者:
tyg0L45
时间:
2013-8-16 16:46
标题:
一封道歉信
文章简介:昨天早上接到您的电话,更升起了......因为多年在一个楼上办公,又是同......为什么我交流的初衷会演变为互不......好在那天我骄慢的情绪很快得以平......“参加过一个会议,他们的讨论浸......本想当晚就写一份认错检讨信,却......夜深人静之时,反躬自省,我必须......没有智慧,却把无知当骄傲。多年......也感恩那个年轻人发表在网络上的......(缘起:看到报上一篇关于“北大......
x 孙姐:好!
昨天早上接到您的电话,更升起了我的惭愧之心。原本是该我去找您道歉的,却不想被你“抢”了先。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显现出您的修养,宽容的风范。
因为多年在一个楼上办公,又是同乡,我心里早认定為同事和大姐,所以才會有那天唐突地闯进您的办公室和自以为是地大放厥词。一定是我气势汹汹来者不善的情绪激怒了您,以至于我们的交流不知不觉中演变为针锋相对的辩论,这其实不是我的初衷(更不是您的)。
为什么我交流的初衷会演变为互不相让的辩论?这正是我這两日反思和忏悔的地方。
好在那天我骄慢的情绪很快得以平息,原本从楼上下来时还在盘算着下次怎么说服你的“顽固”,内心愤愤然,回到自己的电脑旁浏覽网页,一位20岁年轻人的一段话语令我幡然醒悟,这段话的原文是这样的:
“参加过一个会议,他们的讨论浸润在一种温情当中,每个人讲话时我都能感受到对其他在场者的关爱,而不管他讲得好不好,在场的人都很自然地发現其中闪光的地方给予鼓励,并把讨论向前推进,没有隔膜,没有排斥。相比之下,我感慨自己与人讨论问题时,有时好像剖析得很深刻,而内心却是一种干涩、寒凉的感觉,处处在与人对立,用自己的深刻去解构、去剖析,却没有好好从对方的角度去同情地理解,看对方的出发点在哪里。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在说话的时候,已忘却了对听者、所说者的关爱与敬重,把自己和他人割裂了、对立了。”这位年轻人对生命的领悟令我汗颜,無疑是对我当时趾高气昂自以为是的极大嘲讽和鞭笞,令我当下醒悟。
我知道,我错了。
本想當晚就写一份认错检讨信,却被俗事耽搁,当然这又是个借口。《弟子規》中说:“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得,又错了一回。
夜深人静之时,反躬自省,我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而狂妄又往往和无知是双胞胎。离开祖宗的圣哲教育已经太远,盡管偶有察觉,但多年的习气却难以根除。缺乏智慧的人看問题看到的是对立,是人与人的隔膜,排斥,这正是当今社会不安定的根源啊。
没有智慧,却把无知当骄傲。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直人直语,说话办事只顾自己痛快,还总以为自己是好心别人不理解为借口,对人对事恭敬心不够。具體就这事来说,莫论开口,我就错了:您是老編辑、老大姐,无论是从专业的资历上,还是从年龄上,我都应该有一份恭敬心。所以當认错改错的是我啊。
感恩您接受我的道歉和忏悔之意。
也感恩那个年轻人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如何成为有思想的人》,那個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世界人生的年轻人,名字是柳智宇。
(缘起:看到报上一篇关于“北大数学天才出家”的文章,結论为柳智宇的行为草率,辜负了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作为媒体的导向,不能认同。于是找到编辑商榷,对佛教社會价值的看法不同导致了一场辩论。)
作者:
乐逍遥
时间:
2013-8-16 16:46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作者:
姬基地
时间:
2013-8-16 16:46
所有的修为都是自修,不是为了争辩什么。所以一切的辩论都挺无聊。
你见那位高僧还出来和人争个对错?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网 (http://www.goo0.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