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标题: 《小粒红》(小说) [打印本页]

作者: Hеигι    时间: 2013-8-18 21:19
标题: 《小粒红》(小说)
x 1

今年夏至的第二天,一场大雨把久旱的农田灌了个透儿。作家陈华文头半夜听见噼里啪啦的雨点声,心里就暗暗叫苦,坏了,坏了,昨天忘记多买几穗生苞米了。没有苞米,老爷子准准地能唠叨一天,谁劝也没用,因为老爷子已经老年痴呆了。

老爷子解放战争时期头部就受过伤,那时候,他才17岁,是通信员,送信的时候被炮弹炸晕了。从此听力大大下降,阴天下雨的时候头内就隐隐作痛。10年前的一个雨天,老爷子过马路的时候,被一个无证驾驶的小伙子撞飞了。

    一通紧张的抢救,医生把老爷子从死神那里抢了回来。表面上看老爷子除了头盖骨取下了一块外,其他没有大的变化。尤其行走自如,更让家人觉得实在是万幸。但是,半年后,陈华文发现,老爷子的神智越来不清了。看过医生后,陈华文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老爷子老年痴呆了。

老爷子神智不清了,但味觉和嗅觉却神奇地灵敏起来。说不上为什么,老爷子特别喜欢吃煮熟的苞米棒子。而且一定要新鲜,重新熥过的,他只咬一口就能尝出来,尽管那是假牙。所以每年这个季节全家每天要围着玉米转,一点疏忽不得。

老爷子尤其喜欢一种叫“小粒红”的玉米。陈华文偶然在市场上看到这种红粒小穗的玉米,当时只是感到颜色特别,并没有意思要买。卖玉米的中年人对他说,大哥,这是老品种,基本没种的了。尝尝吧,味道特地道。我本来是种给老人吃的,可惜老人不在了。陈华文听他这样说,既感动也好奇,就买了几穗。

一般的黄色玉米,颗粒多是牙齿形状,而这种小粒红,颗粒呈现圆锥体的形状。老爷子看见小粒红,惊喜地叫了起来,尽管语音含糊不清,但是,陈华文知道,老爷子反复说的是小粒红,小粒红。

老爷子一边吃,一边端量着苞米棒子,还嘿嘿地傻笑。


作者: vico    时间: 2013-8-18 21:19
2

陈华文和妻子苏菡自小在城市中长大,对玉米的品种没有多少了解。老爷子怎么认识这种玉米,而且为什么又如此喜欢,两人说不上来。

听着父母絮絮叨叨的猜测,正在写作业的女儿说话了,爸,还作家呢,这点知识都不懂,人在童年时代对某种食物有强烈的好感的时候,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爷爷自小在东北长大,小粒红或许就是东北的玉米品种呢。

两口子对了一下眼,苏菡发话了,哎,丫头说得真有道理啊。听谁说的啊你?

女儿笑了,我们生物老师说的,他说他小时候进饭馆吃过炒土豆丝,就一辈子忘不了那个味道。

苏菡也笑了,瞧你们老师那点出息,一辈子就惦记土豆丝,也不惦记个好菜什么的。

女儿的提醒,让陈华文想起应该问问父亲。老爷子哎,这东西你认识?

老爷子咧嘴笑了,小粒红,小粒红。

陈华文接着问,东北有这玉米吗?小时候你经常吃?

老爷子仍然咧着嘴笑,小粒红,小粒红。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哈喇子就流出来了。

苏菡赶忙找来毛巾给老爷子擦嘴。陈华文无奈地叹了口气,就知道小粒红,别的什么也问不出来了。

陈华文给东北的作家朋友打电话询问,电话那头的朋友笑了,有啊,很早就有的品种啊。不过,因为产量低,没有大面积种植的了。有的农户自己种点自己吃,就图它的味道好。

朋友的回答,证实了女儿的猜测。


作者: 猪仔佬    时间: 2013-8-18 21:19
3

如果老爷子单纯喜欢吃玉米倒也好办,问题在于他自从吃了小粒红,对此就念念不忘,只要送给他的不是小粒红,就拒绝进食,以罢饭相威胁。

唉,真是老小孩啊,真跟孩子一样。苏菡怎么劝,老人坚决要小粒红。

老爷子,没卖的,你让我怎么办啊?我也不能给您变出来啊。苏菡没招了。

老爷子瞪着眼,看看苞米,看看苏菡,嚷起来了,小粒红,小粒红。

苏菡向陈华文抱怨父亲不好伺候,陈华文安慰了妻子几句,就动用了所有的人脉关系,寻找小粒红。甚至在地里还没长穗的都提前给了钱,包了下来。陈华文也打算过,是不是托东北的朋友寄来些种子,自己开荒种上点。苏菡听了丈夫的计划,摇头,就你那小身板,写字行,种地,不行。

老爷子手术后的第二年,小粒红也满足不了他了。他非要回东北看看。陈华文开始以为老爷子想家了,故土难离,叶落归根,也是人之常情。回家看看,理所应当。但是,老爷子一边指着腿上的伤疤,一边摇晃着玉米棒子,并不断嘟囔着,小粒红,小粒红。

陈华文知道,父亲腿上的伤是那次被炮弹炸晕了,弹片射进了腿上的。他醒来后,部队已经转移了。是当地一个小媳妇救了他,把他背进一个山洞里,躲过了国民党兵的搜捕。父亲在那个山洞里养了半个月的伤,然后去找部队的。

解放后,父亲曾经去过那里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但是,那个小媳妇的丈夫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一直没有音信。小媳妇的公婆在一次战役中,炮弹击中了民房,被炸死了。小媳妇当时在地里干活,幸免于死。但是,小媳妇最后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陈华文小的时候,父亲经常跟他讲这段故事。记得后来母亲对父亲讲这段故事很反感,两人争吵过。母亲在世的时候,父亲就不提养伤这段话题了。如今母亲过世好几年了,到底因为什么原因母亲不高兴,陈华文无从知晓。

陈华文看见老爷子指着自己的腿伤,就猜测他是不是想去寻找救命恩人。老爷子,想去寻找救命恩人吗?

老爷子高兴地点头,他摇晃着苞米棒子,嚷着,小粒红,小粒红。

陈华文是个孝子,早在八十年代,他读书时期,就利用假期,去过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寻找那个救命恩人。但,他得到的答案,和父亲当年得到的答案一样。那个小媳妇,是否活在世上,没人知道。

陈华文满足了父亲的要求,带着父亲回到了山前夼。这一去,老爷子竟然上了瘾,连续9年的夏天,爷俩都在那里度过。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网 (http://www.goo0.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