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标题: 面壁:(自省帖子) [打印本页]

作者: 细牛    时间: 2013-8-19 11:12
标题: 面壁:(自省帖子)
x




      早前在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是一年一度的大学生辩论比赛,我是很喜欢看的。可惜近几年看不到了,不知道是不举办或是不转播了。总的感觉,是目前社会意识主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化,上层建筑们已不屑于再囿于“鸡生蛋、蛋生鸡,是真理指导实践或实践出真理”这样的命题转悠了,“管它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成为理论先锋。个人感觉以前在学校里受的教育,已经不能帮我顺利的在当今社会立足。我困惑了很久,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是个喜欢辩论的人,在学校时,我就经常组织三五个人,夜深时围坐在马路边,唇枪舌剑、口若悬河的。在单位带团队,也会经常用聊闲话的时机挑起事端进行争辩,以提高团队成员的语言技巧能力。这样混迹社会多年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所以就轻易不说话了。尽管如此,关心自己的包括相面摆卦的人,还是一直在劝我,认为我的话还是太多。所以我更困惑了,我以为我的话都是良言,说出来对自己对大家是有裨益的,难道这也不能说,这个困惑,我得到的最有力的答案仍是:不说。甚至有很多人直接就这样说我:你要是能少说几句话,你会很有成就的。而我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很平庸,自己都不是很满意的那种。所以,话是说了好呢或是不说好呢?我像是有些明白,但终究我知道我真的还是不明白。
      前几日去武功山,路上要二十个小时,大家在车上都很憋闷,东扯西扯的找话题解闷。看海就起了一个论题,要大家进行争辩“人都底有没有脸?”我们几个爷们当然是肯牺牲自己娱乐听众的了,就抢称我们都没有脸,是一群不要脸的人;几个女性当然不会做这个选择了 ,就选择了有脸这个观点。无所谓结果,最后嘻嘻哈哈的“不要脸的”似乎占了上风,因为她们找不出适当的论据来证明长在每个人脑袋上的面就是脸,甚至拿出了自己的洗面奶,但还是找不到脸。呵呵,最后我戏谑:和一群脸都不要了的人辩论,能有好结果?众人哄堂。
      我是严肃的,我也是做作的,因为我又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在不休止地说话了。但尽管观点可能会主观,也仅与个人的学识和认知能力有关乎,绝不关乎胸怀和操守。平和一点进行各自观点的争鸣有什么不好?但有鲜明的观点表露,就会有不同的声音回应,你来我往的回复帖子,就好比一场辩论比赛。辩论如果没有规则和裁判,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谩骂攻讦等无理取闹的行为就是禁止不了的。过于偏激的言论也会时而有之,影响了大家的平和情绪以及偏离了楼主主题的正确方向。这就不好了。论坛是自由的,这个自由的精神应该是用“民主”来表达的,那是一定要力挺的。我曾经在火车上与一九零后交流,我讲:自由一旦泛滥,就没有民主了。
      再说到辩论,我是个喜欢读闲书和走野路的人,这些兴趣其实对我看人待事方面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我看到了一堵墙和相伴的一条路,我就有所悟:路给了人更多自由,确也让人渐行渐远;墙构筑了安全空间,不觉间也禁锢了自由。还有,这次在武功山,我们顶着暴风雨完成穿越,等到真正下了山,我们没有喜悦和庆贺,心情真的很淡定,山地丛林穿越享受的是过程,而绝不是完成穿越后会形成什么成就感。山就在那里,你的生命消逝几百遍了,它还在那里没有任何改变,所以我们既然选择地是经历过程,就去感受山的胸怀情操气节好了。又说道辩论有规则好呢,还是无规则好呢?就目前论坛这种自由进出的机制,势必形成参与辩论人员素质、才能、学识高低不一的局面。而一场没有力量抗衡的比赛,是终究没有任何意义的。拳王争霸,如果不设级别限制,那站着的永远就只能是唯一的。这个唯一绝不可能成为“独孤”,因为不设限的挑战规则,总是让你疲于应付。打不过你,还不兴我咬你耳朵?如果用这种逻辑去展开辩论,是不会出现像大家期待得那样“百家争鸣”良好景象的,如此则也辜负了参与者的本意。如果要设定规则,那就要明确主题,筛出选手,用自主选择或抓阄方式确认攻守双方。参与者端正态度,拿出真知灼见,在语言交锋、文字碰撞中完善、修正自己,围观的人也必将从中获益。当然,规则中还有一条,选择围观的人就只能鼓掌而绝不能参与发言。如此这般,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谩骂攻讦、标榜自己的行为就会得到遏制。至于论及辩论的技艺方面,大家都可以各显其能了。正因为有了规则和裁判,任何命题的辩论也就有了在表象上终结的时候。无休无止、没完没了,练什么功都不好使终究也会疲惫的。这样,也能让大家解放精力,丢弃臭长裹脚布般的语言文字上的喋喋不休,去“抓老鼠,做好猫”了。


作者: 心情    时间: 2013-8-19 11:12
这几日一直奔波在工作和满足个人兴趣的路上,这是昨日在开往南京的车上所作的第一篇自我反省。


作者: 变态女色魔    时间: 2013-8-19 11:12
昨日我仔细阅读了部分水区的帖子,看到了周寒的好多帖子。以我个人的判断,是我误读了他那篇《文人的女人情结》的帖子,当初实在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了,以为是组团访问西窗的先锋,就不问青红皂白发问了。看到周寒同学也有些许委屈,这里我向他道歉,鞠躬了!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网 (http://www.goo0.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