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标题: 摔盆——丧葬习俗 [打印本页]

作者: 败事仔    时间: 2013-8-20 20:55
标题: 摔盆——丧葬习俗
    文章简介:偶然路过毓璜顶医院南门,发现那......起杠时,照例由杠头喊道:“本家......摔盆乃是汉人的礼仪,满人(旗籍......盆,正名应叫“阴阳盆”,俗称“......为什么要摔盆?其说法不一。流传......“吉祥盆”是一种瓦器,像个小碟......贫户则直接到砖瓦铺“请”个“吉......有些老年人认为,摔盆的这块砖是......有些客居北京的外乡人,他们死人......摔盆必须在正式起杠时举行。贫户......



x



偶然路过毓璜顶医院南门,发现那个太平间门外的空地上,有一大片泥陶盆碎片;又一日路过,见医院南门一小店门口摆放了许多泥陶盆,看那盆的做工,比较粗糙,猜测不是日常所用。不知是怎么回事。后来我琢磨,是不是这泥陶盆与丧葬习俗有关?

百度搜索,网上有如下文字:

摔盆---丧葬習俗

起杠時,照例由杠头喊道:“本家大爷,请盆子!”于是,跪在棺前打幡的长子(或亡人幼辈)将一个带孔的瓦盆打碎,(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右手摔,摔不碎者忌摔二回),谓之“摔盆儿”。长子摔了盆几,全体孝属便随之举哀。


摔盆乃是汉人的礼仪,满人(旗籍)在清代,出殡起杠时,多用奠酒的礼仪,只是后来被汉人同化了,才摔起盆来。

盆,正名应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但人们习惯于反面话正面说,谓之“吉祥盆”。

为什么要摔盆?其说法不一。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神智迷糊,以至不能超生。儿子准备这一有孔的瓦盆,可使“迷魂汤”漏掉,并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誤饮。还有的人說,人生不免要浪费一些水,如果阎王爷罚喝脏水时,用这个带孔的瓦盆去舀,可使脏水漏掉。   旧时,死者的财产继承人,必须给死者摔盆,摔盆的也一定要继承死者的遗產。因此,死者无儿孫而侄子多的,就会出现争抢打幡摔盆的现象,目的是为了争遗产。

“吉祥盆”是一种瓦器,像个小碟,很薄,其直径四寸左右。富户到冥衣铺糊烧活时,就请其代买加工了。冥衣鋪从砖瓦铺将这个瓦盆趸来,刷上大白粉,画上兰色的圆寿字或周围画上云头圖案,中心写上“西方正路”字样,俨然是个“青花”盘子。并且將一块沙板砖两頭糊上白纸,外面糊上蓝纸,成为一套书的形状,上贴金边红签,写着《金刚经》。两头白地用笔画上三条线,遠望如同三本书,象征着“人生一世如三秋”,又谓之“连升三級”。摔盆时,就在這块砖上摔。

贫户则直接到砖瓦铺“请”个“吉祥盆”,既不抹,也不画。出殡时,随便找一块砖,甚至是块半头砖就行了。有的弄一块新磚用大烧纸一包就很不错了。

有些老年人认为,摔盆的这块砖是功德砖,吉祥砖,大有妙用。说是用它来给小男孩压书,这个孩子当必“一品文章锦绣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给小女孩压活(指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当必心灵手巧,大有神助。如果给女孩坐着,谓之“开生砖”,可保這个女孩一生富贵、子孙满堂。如果无后嗣者,将这块砖拾来压在炕席底下就能有“获麟”之禧。种种传说,不一而足。因此,有的瞧出殡的老太太往往要捡回这块摔盆的砖。

有些客居北京的外乡人,他们死人出殡时,也讲究摔盆,但不用上述的小瓦盆,而是多种形式,因地而异。有的摔个大花绿盆;有的摔个大沙锅;还有的摔治丧期间用来烧纸的大瓦盆。

摔盆必须在正式起杠时举行。贫户出殡,出门上小杠时即摔了盆。大殡在最后换杠换罩时才摔盆。长子摔了盆即被搀了起来,随著一声响尺,灵棺也就被杠夫抬起来了。接着便高高扬起了纸钱,谓之洒“买路钱”。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网 (http://www.goo0.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