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标题:
天骄假期的快乐课堂【热】
[打印本页]
作者:
wtyjr
时间:
2013-8-21 21:19
标题:
天骄假期的快乐课堂【热】
x
在群里和一些孩子的家长交流着经验,一位朋友说我哪里有空闲的教室,带暖气。我一听就说那你借我用一下吧,我办个假期班,免费教几个孩子,教什么我自己定。结果一会就名额满(我只收7人,因为根据管理学的统计规则,一个人的精力最多可以同时管理7个人,加上自己的儿子,8位学生迅速的定了下来)。
很多家长都想知道到我这里到底能学到什么,在群里我被冠以“博学”,我开玩笑说我早被人崇拜的麻木了。
但是作为传道,没有人知道我是否合格,而我自己在这以前也没做过什么过多的尝试。但是我决定还是挑战一下。当然我不是要用这个孩子做什么试验品,一个人做事如果能在自己脑海里规划出一个完整的方案,那么也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尽管前面的路如何依然是未知的,但是走总比不走强。
我要求孩子们的家长先带孩子们和我见个面,而7个孩子2个下午的见面让我感触颇深。
我要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大人如何引导了,而要引导这些孩子,首先引导的人需要有一种魔力,能吸引住孩子,而我相信这点我是具备的。
第一批四位孩子及家长先到了我家,之所以要这个见面是因为我需要先和孩子们熟悉,而我要让孩子们接纳我,否则我的课程就无法进行下去,只有接纳了我,我才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们并不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
家长们几乎都是一起来的,刚进门我就说今天这里孩子们说了算,家长只做旁观,不用干预我们做的任何事情,感谢这些父母们,很配合的没有插手孩子们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我让孩子们自己给大人们沏茶。茶叶、茶壶、杯子等都告诉他们在那里放着,我想让孩子们通过一个小小的行为完成相互的认识,并体验一下协作的乐趣。这对他们假期在班级里相处将有很多益处。
我和孩子们说你们到我家是玩,这里不是课堂,因为我这里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名次,总之没有你们不喜欢的一切东西。而且在称呼上我也和孩子们商量称我叔叔,在我家不要出现老师这个称呼。但是玩也有玩的技巧,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玩出一些花样,结果孩子们首先做的就是请家长回避,于是几位可怜的孩子妈妈们被请到了外屋,最小的悦悦还使劲从里屋把门插上,生怕家长进来 。应该说我的书房是比较另类的,除了书,这里有各种刀、剑、棍、春秋大刀、判官笔、峨眉刺等10余种冷兵器。我告诉孩子们你们可以随意玩这里的一切东西,结果这就撒欢了,2位小公主一会的功夫就把我的水写布给弄成了花脸,2位男孩也拿着兵器琢磨怎么用。
一个好的开端。
作者:
粤S老爷车
时间:
2013-8-21 21:20
在定下名单到孩子们来的接近一周的时间内我设计完了教学的提纲,并买了相关的设施物品,如果能让孩子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那么我一定也是快乐的。
一定会有很多人在想我这里到底教什么?
我在一开始就和家长们说我是随性式教育,所以请不要干预我的方式,我要教的不是一个片面的知识,而是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
我们正式的开场白竟然是用武术中的苗刀进行的。
苗刀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刀具,外形似日本刀,但是使用方法完全不同。我们先谈了杠杆原理(说明一下,这里的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13岁),我不觉得6岁的孩子就不能接受所谓初中的课程,还是看你怎么教的问题。我们的杠杆原理讲的很简单,先让孩子们去用双手提一个很沉的物体,孩子们觉得很难,我们用一根棍子,找一个东西做支点,让孩子们去撬动这个物体,所有的孩子都觉得容易,而告诉他们棍子越长,用的力越少。孩子们很容易的理解了,因为这是建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的东西,所以其直观性不是单纯的理论可比的。我相信将来他们回想到在我家的这一幕,再理解那句: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就不会觉得吃力。而苗刀中有一种很关键的刀法是用巧力在最短距离内制胜,所以我让一位孩子拿棍,我拿刀,我们用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既了解了刀的用法,又顺便记住了我们定义的杠杆原理。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作者:
hjh
时间:
2013-8-21 21:20
接下来我问孩子们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否正确,包括最小的孩子都很肯定的告诉我正确,很不错的一个回答,我喜欢这种答题时候的果断和肯定。从这个角度我告诉孩子们攻击的时候一定尽量缩短攻击距离,因为这样可以争取到时间,而过多的花俏在攻击中是毫无意义的。孩子们在自己的比划中慢慢的接收了这个观点。
但是随性的教学是一种跳跃式思维方式,所以我直接把话题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转到了“南辕北辙“这个词,并对这个词做了解读。这里我们插入了一个小的环节,就是关于写错别字的问题,辕与辙这2个字往往会被人写错,孩子们也承认经常有提笔忘字的现象。我分析了一下字的意思并给孩子们总结了一个简单的记忆办法就是因象取意。
我讲的时候比较通俗,我告诉他们辕是车轮,辙是车轮压过的痕迹,这些都和车有关,所以这2个字要是忘记,就先想车的概念,不至于把偏旁弄错。 这个时候我们做了一个互动,让孩子们来解释这个成语的可信度,2位年龄大一些的孩子都告诉我地球是圆的,所以南辕北辙一样可以到达目的地。孩子说的没有错,我只补充了一点:事实上的地球是椭圆的,所以你要用南辕北辙的方式到达目的地,那么你一定要记住在行进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坐标,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到达目标。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网 (http://www.goo0.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