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补一补传统文化课——一本民国功课本的被发现

[复制链接]

36

主题

71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6:2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x 补一补传统文化课——一本民国功课本的被发现
(2012年9月23日)
      8月18日,大哥来参加儿子婚礼,告诉我,他偶然从旧物中,发现一本我们村民国时期的功课本,说他不保存这些东西,有机会送给我。9月18日去威海顺路看望大哥,拿到这本功课本。
      眼下,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大学毕业生,酒桌饭局、网络博客,大秀自己的文化底蕴;一些作家、文学爱好者,也觉得自己满腹经纶,足可指点江山,傲视文坛;普通的公务员、成功的企业家们,谈起传统文化,更是头头是道,唾沫星满天飞,唯恐别人说自己官大、钱多腹中空。通读了这本小书,我却深深感到自己的浅薄,惋惜文史知识的贫乏。由此,想到我们这一代人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确实需要好好补补课了。
      这是一本手抄功课本,32开,线装,薄薄56页。封面题:“招远县第八区朱宋镇门户。徐启(荣)东。山东省登州府中华民国贰拾陆年叁月拾七日吉立。慎德堂。”写得如此明白,不需我多解释。只有两点需说明:一是朱宋村是我的家乡,民国为镇驻地。二是徐启东是我当大队会计时的师傅,现仍健在。
      从字体上看,至少有四人的笔迹。内容上,总体属于旧私塾的功课教材。虽无四书五经,但经世可用。主要为寓言典故,少部分为古代应用文,还有几段文人课余游戏之作。这些内容,为中国古代一个读书人,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识。但在当下,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或闻所未闻,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好书需要静心细读。我就是以这样的态度读这本功课本的。感觉收获颇多。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弄懂了一些道理,解了疑释了惑。读这本小书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是欣喜的,愉悦的,快乐的。或许,这才是使我对它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区区一本古代学子的功课本,到底是什么这么吸引我?掩卷沉思,我觉得:一是它的历史文化魅力,二是它的简短,少则两三行,多则六七行,最长的也只有12行。最主要的是它的内容,正是我头脑里缺乏的东西,我想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今天的学校主要讲政治、讲科学的课本上,是很难找到的。由此我想到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风行的民国课本,民国人物范儿,讲到当今台湾的国学课本,都是那么人性化,那么有文化,不禁令人摇头叹息。我们不是借古非今,也绝不借外非内。想想十年内乱,我们的脑子里都被灌输了些什么呀,而要在拨乱反正后,工作过程中,靠自学补上这些文化知识,是多么的不可能。然而时到今日,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历史、政治课讲授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这不能不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深深的忧虑,而羡慕保存了唐代文化的日本,和保持了儒家文化的台湾的政治环境了。一切祸根都在“文革”!
      功课本共97篇,其中有寓言,如《蚌鹬相争》、《庄子》、《交让木》、《巨鳌冠灵山》、《海人献冰蚕》、《衔环》、《结草》、《河图洛书》、《三足鸟》等等;有历史故事,如《田父  卢》、《介之推不言禄》《完璧归赵》、《太公遇文王》、《伯奇履霜》、《荆山玉》、《知音》、《吴宫教美人战》、《郝隆晒腹》、《燃藜照读》、《赠绨袍》等;有人物,如《徐陵》《伯夷叔齐》、《竹溪六逸》《文天祥》、《孔融》、《范丹》、《杨修》、《孙叔敖》《魏徵》、《徐勉》、《王维》、《宗泽》等;有历史地理知识,如《华封三祝》、《天保九如》、《唐太宗命名之原因》《夏至三庚便为伏》、《蚁行磨上》、《燕避戍己》、《五丝续命》、《爆竹》、《桃符》等;有词语说明,如《五福》、《七雄》、《性道》、《性》、《命》、《情》、《钧》、《氏》、《族》等;有文集故事,如《桃花源》、《榴花洞》、《南柯梦》、《三乐自宽》等。
      记得小时候,父亲当教师,经常有左邻右舍拿张烧纸来我家,让父亲帮忙写库封、包袱。父亲从不多言,即便正在就餐,放下碗筷,来到南屋,磨墨濡笔,一挥而就。邻居满意而去,父亲重新入座。我很崇拜父亲,感觉他做事非常潇洒,但从没想过要记下这些风俗书写体例。而这本书里,有六七篇古代应用文范例。如《写婚书式》、《具结》、《祈雨祝文》、《启事》、《库封》、《立抵押契式》、《关圣帝君开光祝文》等。过去,会写字、有文化的人不多,为乡里百姓帮忙写点东西,是读书人应尽的义务。所以,应用文是经世济用的必备功课。
      读这本书,解除了我很多疑问。如人所共知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出自《赵中令》。大家都知道《完璧归赵》,恐怕极少人知道和氏壁就是用那卞和屡献不为所用的《荆山玉》所治。人所共知《知音》为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却很少人知道《知己》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伯乐与马的关系。以前看书,有诛连九族的说法,相当然地认为是家族或族亲的关系,实际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重孙、玄孙这九族。端午系五素,现在是系在手腕上,古代是系在臂上,为的是避兵,不得病。梅开五福的词儿耳熟能详,五福是哪五福?原来源自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德,五曰考终命。这也使我知道了“富贵寿考”中“考”字的意思。如此等等不多赘述。
      我们村有关帝庙,俗称老爷庙。不知建于何年,文革中被毁。难得在此小书中发现了当时关帝开光祝文和关帝庙祈雨祝文,虽为应世所用之文,现在又有几人能写得出来?现钞录于下,以飨同好。
      《关圣帝君开光祝文》:云拨雾除,凝眸济世。波澄镜清,慧眼视民。贤者昭昭,依然返璞;至人炯炯,犹是归真。目生辉光,英风永振。心贯日月,大义常伸。协天之功,允文允武。扶炎之志,乃圣乃神。
      《祈雨祝文》:维 民国二十五年夏历六月二十三日,招远县第八区朱宋镇,众小民等,致祝于   关圣帝君之前。曰:禾黍方秀,在被甫田。旱既太甚,何以颖坚。是以敬具云马,呼  帝君之协天,处备香茶,叩  圣神而乞怜。倘得灵雨既零,不惟苍生戴德,且有以补造化之生全;田稚无害,不独丰盈可望,兼有以免老幼之颠连。哀告三日以内,上天同云,雨我芳田。芃芃彧彧,俯赐丰年。三登之后,演戏三天。上签神庥,下表诚虔。临哉鉴哉,来格来筵。尚飨。
本主题由 大匠 于 2012-9-23 21:04 设置高亮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6

帖子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0
沙发
发表于 2013-8-20 16:28:53 | 只看该作者
太守又得好东东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64

帖子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0
板凳
发表于 2013-8-20 16:28:57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手写的哇!不知民国时期的公办学校有几门功课?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4-6-15 07:14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