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认为人应该取法天地自然. 自然界水流花开, 鸢飞鱼跃, 春华秋实, 这一切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大自然是无意识的, 但处处充满了生机; 天地并不想去实现什么, 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而人类的无穷私欲却很少能得到满足, 万丈雄心最终大多都化为泡影, 千般愿望又有几多能够实现? 不知多少人曾有过 "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的哀叹, 不知多少人曾留下 "壮志成虚" 的遗憾. 既然如此, 人类何不像大自然那样以 "无为" 的态度对待世事, 对待人生呢? 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 不背离自然去追求个人的目的, 这样反而能达到自己的目------这就是老子所谓 "无为而无不为" , 一无所求却什么都能得到, 毫不贪婪却任何愿望都能实现, 无目的然而又合目的, "事无事" 然而又无事不能办成.
卖弄小聪明只是自作聪明, 投机取巧更是愚不可及, 因为这样违背了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 老子认为只有抛弃机巧才是大巧. "最圆滑的东西好像有所欠缺, 可是它的作用不会衰竭; 最充实的东西好像仍旧空虚, 可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最正直的好像弯曲的, 最灵巧的好像笨拙的, 最好的口才好像结结巴巴的" .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 "大智若愚" , 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一种智慧, 它和 "无为而无不为" 一样, 是老子 "正言若反" 这一独特反向思维的典型例子. 老子认为人类纷争和烦恼的病根不是由于无知和愚蠢, 而是由于大家过分地机巧滑头. 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诚实, 那么谁也不会受到欺骗; 如果个个都待人忠厚, 那谁也不会被别人欺凌; 如果大家都为人淳朴, 无疑更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 也更容易把事情办成. 弄巧必成拙, 大愚却不愚.
世人常误把自私, 贪婪看成机灵, 把大公无私当作傻气. 他们像蠢虫一样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 宁可蛀空别人的大梁; 他们为了煮熟自己的一个鸡蛋, 不惜烧毁别人一栋房子. 然而, 自私者到头来总是一事无成, 坑害别人最后必然坑害了自己.
老子说: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 就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活着, 也正是因为不为自己生存它反而能得以长生. 假如人能像天地那样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头, 就会赢得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要是总把别人的冷暖放在心头, 就会被大家拥戴为首领; 要是从来不打自己的小算盘, 也许更容易于成就一番自己的大事业.
老子这种不用机巧的巧妙, 不用智慧的智慧, 使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大智若愚的典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