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抗孤独 寂寞吟唱(本文谢绝转载)

[复制链接]

44

主题

96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7:2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安徽腹地,分水岭上,肥东,史称......近闻许泽夫先生的又一本诗集《断......“能恰当地处理诗歌中的元素是困......诗人魏克七十年代出生于肥东陈集......孙启泉的诗歌,有深沉的思考,有......今天,我有幸对肥东诗坛做一次简......



对抗孤独 寂寞吟唱
                   ----肥东诗坛概略

       安徽腹地,分水岭上,肥东,史称“吴楚要冲,包公故里”。古往今来,综观其历史、人文、自然……在这块蕴涵着山的风骨,水的柔姿的山水园林城市,在当下中國汉语诗歌百放争鸣的大环境下,肥东诗壇作为安徽诗歌不可或缺的一块陣地,涌现出了一批写作质量稳定,渐已形成獨具风格特征并且甘为寂寞的诗歌写作者, 《诗歌月刊》曾鉴于肥东诗坛渐已形成安徽地域诗歌史上引人瞩目的肥东诗歌现象做过一期肥东诗人小辑,通过一次对散在的文本的集结,得已体现的是整体的现状,他们中大多数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写诗,近二十年来,一直寂寞吟唱并植根于分水岭上,他们用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聆听去沉思去感悟高于生活的精神境界和灵魂高度,集体描摹、阐述、并书写出了消退在历史、现实、个体、以及人心法则下的美感和质地,从而表现出了一种寂寞愿为的孤獨品质以及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文化。
       近闻许泽夫先生的又一本诗集《断弦之韵》已经出版,虽然未能捧读,却不难想象其努力在驳杂冷漠叫嚣的浮华世烩中,以亲近乡土的自然气息,在普通的具体生活场景中去发现诗意并继而讴歌,一以贯之的,是其给人以亲切和朴素,用不加修饰的笔触,以平淡却鲜活,恬淡却悠远,简单却深刻的写作手法,回避了对写作对生活的尖锐和厌倦,相反地他用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智慧来获得对人生况味的细细品味和感恩。其在《拉车的母亲》中写到:秋后的村路/一辆牛车/一堆高高的草垛/一座缓缓移动的丘陵/拉车的不是牛/而是我的母亲/又黑又瘦/似乎就是草垛上/不經意间掉下的一草……,许泽夫从小生活在肥东农村,在其许多的作品中,通过对生活在乡间的农民兄弟尤其是通过对母亲的描写来呈现出那段生活的艰辛和苦难,让人心声共鳴和感慨:她曾经有过一头乌黑的秀发/但每做一次母亲/都被生活降一次寒霜/我把这根蚕丝般莹亮的秀发/珍爱地藏在我的诗行/母亲呵/我素昧平生的母亲/我早已相识的母亲/请接受我/不缀的祝福。多年之后,许泽夫虽然置身在城市的纷繁和喧闹中,但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仍然是挥之不去的,这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象征,我以为,许泽夫的乡土诗就是一种代表。
        “能恰当地处理诗歌中的元素是困难的,或者說,由于它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会使一個人在纷繁的元素里茫无头绪,从而难以触及诗歌的本体。在各种文字形式的作品中,大约诗歌是最讲究技術处理的,所以,一个人要是不写上一些年头,就很难进入诗歌写作的状态”。诗人汪抒,执著十数年如一日持续精进诗艺,罗列当下中国汉语诗歌语境,汪抒已经形成了独具个人语言魅力和语性特征的创作风格,在其大量品质优秀的诗歌作品尤其是短制作品中,“惯穿着那種天马行空式的诡异的思维,从平面上追求另一侧深不可测的复杂”,正如诗人西边评价的那样:时间空间是汪抒诗中的积木,他总努力地用手自如拨乱时空,让我们置身于内心的虚幻与错觉之中。曾读到汪抒的短诗《雏菊》,整首作品写菊不见菊,给人以模糊、诡异、让阅读者欲言又止、欲罢又不能的遐想境界:潮湿的空气/把安静和光影分开/围墙,但后面的院落看不见/一辆黑色的小车停泊已久/它锃亮的身子使时间打滑/ 一个人影飘离过来。诗人冰马言到:汪抒詩歌的遣词造句基本都是日常语言的组合,它基本没有打破时态、语序、常态结構的实验性语言行为,但行行之间、节节之间的“拼接”、“剪辑”却打破了我们所浏览到的大量可复制性的所谓诗写文本,他在写作中所营造的,“诗歌意义的不可解,从而使阅读更加的成为一种意会、一种感觉。”现实生活中的汪抒性格内敛,话语不多,在其许多的作品中,都得已管窥其孤独的品质,汪抒的大多數作品基本上都是在深夜甚至是凌晨时完成的,也正是这样的写作规律,让其众多的诗歌作品中,透溢出了一种静谧,安详和温惋的质地:有一天晚上我变成了一只幼貓/我温顺的爪子踏破了月光/月光是那样的薄/我不知所措!/这天晚上我想起一个人/他在一九六零年时饿死,时年三岁/那时我远未出生/现在我是一只猫/深陷哀伤的旋涡之中/我的皮毛太薄/不能抵御寒冷(《兄弟》)。其實,汪抒诗歌语言中的精技魅力是他人所不能比拟和复制的,在此也无需一一列举。得以确定的是,汪抒是当下肥东诗坛的领军人物。
        詩人魏克七十年代出生于肥东陈集乡小魏村,尽管魏克一直北漂在京,而在其大量的诗歌作品中,都体现和表达出了一个孤獨的漂泊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一往情深的眷恋,得以窥见的是一个深刻的矛盾体在内心深出,抛出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尖锐、凹陷,缺失以及生存状態下的挣扎还有遺憾:“无数个黑夜/我都看到原野上/有一个人在向着村庄张望/他古老的面孔一片模糊/他寬大的黑衣隨风飘荡//无数個黑夜/我都聽到原野上/响着一种掩盖不住的声音/隐匿多年的脚步声再次响起/倒塌已久的马从灰尘中起身/再次向着远方飞奔//无数个黑夜/我都看到暗黑的原野上/有个人手握一枚冰凉的土豆/在向着那个/早已不属于自己的村庄张望//无数个黑夜/都有一个人/孤独地出现在原野上”(《田野上的张望》)。应该指出的是,在中国,能够完美地将漫画艺术和现代诗歌浑然结合的,魏克是其一!
       孙启泉的诗歌,有深沉的思考,有睿智的幽默,有轻或压抑地抒情,当然还有隐藏在流年中的苦悶、思考、诚实以及述说中的某种事物所要传递的真相:那棵树暗下来了/树旁的木槿花暗下来了/站在树下的诗人/他的脸沉了下来/指间明灭的烟火/也暗来……(《那些在黑暗中的……》)。宇轩的诗潜藏着忧伤悲悯的气息,生活的历练与赋予,让写作者个体的心灵空间更多的是一種体验、回归、呈现,通过质朴简明的语言,揭示出了一个寂寞的诗歌写作者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对峙及日渐堆积的孤獨、茫然、渴望以及追求和信念:一切多么自然/在春天,我和你共同见證枯草的復青/花荣后的落败/一切多么自然/在春天,我和你见证了一个人的死/由此谈到了一群人的生/谈到了杯水生活的哀痛和幸福……(《在春天,一切多么自然》)。殷芳的诗透溢着细腻和认真,蔡兴乐的温文和儒雅,杜鹃的专情和委婉,蓼青的厚重和老道,姜诗元的历練和成熟,许俊荣的明快,程浩的古典……等等這些都不是全部,他们都只是肥东诗坛最前沿的歌者,他们耐受寂寞对抗孤独,以语言的魅力吟唱生命的良知、乡土的情节、心灵的真善美、以及世界的荒谬和生活的尊严与真谛,在当下汉语诗歌地域文化中,他们发出了最为高亢的声部。
今天,我有幸对肥东诗坛做一次简单的概略和补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散在的个体形成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群体,让一个个品质鲜明個性突显的诗歌写作者对汉语持有严谨的态度包括肩负使命的自觉性和自省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肥东诗坛在未来安徽的诗歌版图乃至中国的诗歌版图上,会写下浓重的一笔,让我们期待并且祝福!
......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4 14:50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