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窃书者二三事

[复制链接]

38

主题

75

帖子

12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9: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但凡爱书人,大抵皆有坐拥书城的......窃书,读书人的事,当然不能算偷......第一次更贴切一点的窃书行为,是......第二次窃书,是二三好友,去一位......当然,窃人书,自己也有被窃的时......偶尔,在别人家的书橱,也能发现......爱书者的苦恼,只有爱书者能懂。......道有道法,行有行规,细细忖来,......不过,若果真有传说中那本《广陵......



        但凡爱书人,大抵皆有坐拥书城的梦想。《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意思是说,大丈夫如能拥书万卷,送个皇帝都不愿当了。当然,古时的书为雕版印作,在穷人眼里,書是个奢侈品。象那种汗牛充栋的场景,非寻常人家可以想象。穷人若喜欢上一本书,又买不起,办法唯有二,或如范冲淹天寒呵砚苦抄,或如孔乙己去偷,直至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孔乙己有句名言:“竊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窃书,读书人的事,当然不能算偷了。我亦是个爱书的,看到不可多得的好书,难免有窃书的冲动,可惜我面薄胆小,从不敢在书店作案。读书时在校图书馆里发现过一套装帧精美的《三国演义》,还配有插图,当时爱不释手,没想过据为己有,仅是悄悄撕下一张煮酒论英雄的彩页,还羞愧了很多年。
   第一次更贴切一点的窃书行为,是在爱人的同学家中。那段时间,我迷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爱人从同学家借回,我拿起就舍不得罢手。读过好几遍,想赖皮不还了。谁知那个同学也是极爱此书的,本以为过去几个月,他总该忘记了吧。到过年他来我家喝往年酒,发现书架里的书,竟然还记得是他的,不顧我央求,把书拿走了。我郁闷了许久,耿耿于怀。第二年又喝往年酒,我居心叵测地去了,人不知鬼不觉,得手而归。第三年他再来我家,又发现书架里的那本书,忍不住大笑道:“哈哈,书得其所!”從此不再追究了。
   第二次窃书,是二三好友,去一位朋友办公室玩牌。大家玩牌,我看书。满架的专业书籍,把一本《西厢记》衬得格外醒目。我随意一翻,九六年古籍出版社的精装本,精美的绣像插页,挺扎的纸张,那手感,淡淡的墨香,让人心醉。一时劣根性又犯,借难,求更难,不如三十六计,竊为上计。于是,我串通一位好友,临走時藏在他宽大的衣服里,我来掩護,善良的主人哪里知道貌似君子的我也会来这手,根本没防备,就这样作案轻易成功。说来好笑,还有一个小插曲,后来这位朋友来我家做客,我早忘了这回事,自顾自去厨房做饭,让大家自由活动。一会工夫,就在书房里传來朋友惊讶的声音:“咦,我的书怎么在你这里?”我暗呼不妙,恨自己疏忽,此書难保也。心生一计,再串通几位好友,让大家频频灌酒,直到把此人喝得酩酊大醉,把《西厢记》忘到瓜哇国,差点忘了回家的路。唉,先鄙视一下自己,为了书,这样做也太不厚道了。罪过,罪过。日后此人再见我,总不忘要胁一下:“我去你家讨书啊,我最近缺酒了!”
  当然,窃人书,自己也有被窃的时候。我一直小心翼翼,但有段时间,书還是莫名其妙地丢失。仔细一查,原来是被爱人偷拿到單位看,他记性不好,看完忘记收起,就失踪了,想毕其单位窃书者亦众多矣。我心疼至极,真是家贼难防啊。可是书太多,总不能一一上锁吧。为这个问题,跟他吵过无数次,可他屡教不改,书依旧不断流失中。没办法,我只好丢失一本,补买一本。有很多書,再买不到当初的版本了,徒留遗憾。
  偶尔,在别人家的书橱,也能发现自己的书。是借过我的,忘记归还,或是我忘记要回的,或似我这种方式窃得的。我亦不感到意外,再悄悄拿回就是,哈哈。
  爱书者的苦恼,只有爱书者能懂。窃书者的欢乐,亦只有窃书者明了。窃书終逃不过是偷盗行为的一种,偶尔捫心自问一下,汗流浃背。于是,便学着孔乙己自我安慰,读书,算是件好事吧?那么窃书来读,亦是向善了吧?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似乎,窃书是有理的。
  道有道法,行有行规,细细忖来,我还是蛮有“窃德”的,坚决不在书店、图书馆等斯文场所“作案”,堅决不学魔教头曲洋,为一本《广陵散》,大掘前人的坟墓。并且,真正嗜书如命者的书,我坚决不碰,嘿嘿,因为俺要避黑吃黑嫌。
  不过,若果真有传说中那本《广陵散》,谁能告诉我,蔡邕的坟在哪里?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48

帖子

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7
沙发
发表于 2013-9-5 19:14:0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孔乙己说的:“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也是对的。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4 09:4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