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衣秀娟:佛教与医学

[复制链接]

18

主题

48

帖子

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0:2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近日,普觉讲堂举办了“佛学交流......我十八岁跟随师傅——烟台名老中......我在治疗疑难杂症上,除了运用众......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



x



近日,普觉讲堂举办了“佛学交流研讨会”,烟台名中医、市中医院衣秀娟主任作了《佛教与医学》演讲报告,经其首肯,全文发表。
    我十八岁跟随师傅——烟台名老中医曲敬轩老先生学医,至今从医将近五十年。除中医外,也系统学习了西医理论,并多次在省立医院、玉皇顶医院等医院进修学習西医。我的专业是妇产科,在治疗不孕不育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十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上万例不孕症夫妇有了自己的孩子,获得美满家庭,尽享天伦。

    我在治疗疑难雜症上,除了运用众所周知的中医、西医原理,佛法也为我在治疗患者疾病上开启了智慧。使一些西醫认为不可能治愈的病人得以痊愈,如采用試管婴儿失败的病人经我治疗而自然怀孕生子。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已逐渐被中华文明及人文习俗所接收,成为对中国人的思想、生活較有影响的一个宗教。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影响了传统医学的发展。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沙发
发表于 2013-8-14 10:29:10 | 只看该作者
尽管佛教主要着眼于众生的心病——无明烦恼的根治,但对人类的身病,也相当重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示菩萨十大行愿中“恒顺众生”一愿,就包括“于诸病苦,为作良医”。药师佛,药王、药上菩萨,都以善施医药著称。大乘佛教强调“佛法于五明处求”,五明中的“医方明”即医药学。马鸣、龙树等菩萨,留下了《医经》、《医疗八支心论》、《配方百论》等医药学专著。现今藏传佛教仍以医方明为僧尼的必修课之一,现在的藏医藏药很多都是来源于藏传佛教,西藏老百姓看病还有到庙里求喇嘛治病的;汉传佛教也有重医传统,有《大藏治病药》、《释门本草》等佛家医籍。

    佛经中关于人疾病的发病原理和治疗与来源于《周易》、《黄帝内经》而衍生出的祖国医学在原理上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中医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佛教医学的影响,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

   《大智度论》认为,生病有“外缘”和“内缘”两种因素,“外缘”即为外在条件,如受到寒热、饥渴、摔伤,挫伤等等;“内缘”即内在条件,如纵欲贪色、发怒、恐惧、思虑等等。《摩诃止观》则认为,贪恋色、声、香、味、触“五尘”会生疾病。中医也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把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并列为致病之因。佛教、中医说心理、行为导致疾病,要比现代心身医学、行为医学早了几千年。

    佛教在拯救众生诸苦的基本理论中,向众生提供了医治众生“心病”和“身病”的技艺,不仅其全部佛法的教理体系可以作为广义和深义的身心对治方法,而且还以佛教医学善治施医著称于世。药师佛曾立下12条誓愿以救度众生,其中有几条就与人们的心理保健有关,如“所求满足”、“安立正见”、“苦恼解脱”。药师佛还有两个化身,一是药树王,专医人的肌体疾病(即生理疾病),二是如意珠王,专治人的精神疾病(即心理疾病)。据《法华经》记载,服了如意珠就能使人如意,精神方面的疾病便可治愈,从而使人心旷神怡,身心安乐,健康常乐。可以说,药师佛既是大医王、药王,又是出色的生理学家,是众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神。

    佛教“医方明”与中医理论相互吸收和影响。我国历代医书中,不乏渗有佛家的思想,如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慎柔所著《慎柔五书》、慎斋著《慎斋遗书》等。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5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板凳
发表于 2013-8-14 10:29:13 | 只看该作者
佛经中蕴含着大量的医药内容。据记载,集佛教典籍之大成的《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有 400余部。仅在《大藏秘要》第1—5卷中,就记载有内、外、妇、儿、五官等疗病方法,如:《佛说佛医经》、《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安般守意经》、《佛说胞胎经》、《佛说佛治身经》、《佛咒时气病经》、《佛说咒齿经》、《佛说咒目经》、《佛说咒小儿经》、《佛说清静眼明经》等等。

    下面,我仅就《佛说胞胎经》说说佛经与现代医学的关联。

    诞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这部佛经中,告诉了人类许多秘密,比如人们为什么会怀孕,怀孕的条件有哪一些?导致不孕的妇科病和男性疾病有哪几类?从最直观的胚胎胎儿发育情况,从发育第一天到出生的那一天,所有情况都完美地进行了解释,而很多事情只有在电子显微镜或现代医学技术下才能知道:

    《经》云:「胎成七日,初不增减。二七日如薄酪;三七日如生酪;四七日如熟酪;五七日如生酥;六七日如瘜肉;七七日如段肉;八七日其坚如坯;九七日变五泡、两肘、两髀及项;十七日续生五泡、两手腕、两足腕及头。。。。。。

    其大意是说:「受精卵在最初一周,没什么增减和变化。第二周稍微成长如薄酪;第三周其样子像是生酪。。。第六周长得像是一块瘜肉(外形像只小虾米);第七周像一块比较大的段肉(头部像是一团肉块,胚胎即将进入胎儿期);。。。第十周像五泡的躯干持续生成、两手腕、两足腕以及头部(可分辨出人型,此阶段后始称为胎儿);第十一周,又生长出二十六泡、十手指、十足指、以及眼耳鼻口;。。。第三十三周耳、鼻、肩、指、膝节成熟;第三十四周生出毛发孔,但是犹未成熟;第三十五周全身毛孔具足;第三十六周爪甲快速成长。。。。。。

    佛陀详细地描述胎儿在母体里面发育的状况,与现代医学透过解剖和各种精密仪器观察到胚胎的变化几乎完全相同。而2500年前并没有外科解剖手术,更没有精密仪器,仅从这一部经典就可知道佛的智慧不是我们凡人能够猜度的。

    《大方顶王经》描述佛祖是一位大德医王,善知病因、病情及治疗,善于普救众生超脱苦海。这的确是真实不虚的。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14 22:11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