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年祖制 百年宗祠 一朝成灰 十方俱灭

[复制链接]

32

主题

87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6:4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x




   公元两千零壹拾贰年三月三十日,协前线论坛一干人等到南郊黄务某村考察民俗民居。

   某村,竟然保留有四个姓氏的祠堂,其中一个破坏严重,仅剩半面断墙。而其中一座保存完好,难能可贵的是,这栋祠堂的建筑风格和细节皆可圈可点,甚至在我近十年的民居考察中仅见。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生活着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而各姓基本都要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 、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运动,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如今北方已难见祠堂,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而南方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福建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则有了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

   祠堂,在我们烟台地区民间多被称为“先房”(xian,具体是哪个字有待考证)。目前我所见过的烟台地区各村的祠堂已不下十个,其中不凡建筑精美者,常常令人感叹:我们的前人是何其的重视祖先,祠堂,是崇敬和缅怀、感悟宽厚与仁爱、继承和发扬,是人类特有的精神依托与精神安慰的传承场所。

   我朝向来不知祖宗为何物,不敬天,不畏地。如此下去,不出十年,下几代人将会不知爷爷叫啥名, 不知父母何日生辰。。。
   
   忘祖,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所以,出现下面的事情就不足为怪了。。。

   谨以此文怀念逝去的历史。。。

   公元两千零壹拾贰年七月二十八日夜。大匠谨记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69

帖子

10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9
沙发
发表于 2013-8-20 16:42:37 | 只看该作者
当年崔氏先祖选的这个位置,位于一个高坡上,从四周望来,很是气势。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5 07:0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