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踏青归来艾相赠

[复制链接]

32

主题

55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9:1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端午节,在胡教授的语言学论坛中......这一天,报纸网站中出现了不少以......“踏青”好象多为春天的事,端午......想象中,这“踏青归来艾相赠”一......两情相悦,以“艾”相赠,然而,......明月这段时间正痴迷对对子。于是......这幅《踏春图》,如果光有人物没......因为学生明月的勤奋和“捧场”,......于是乎凑成了这首《闲趣》。当然......(后记:端午饭后无事,暂作一搞......



   
      
踏青归来艾相赠
  
  端午節,在胡教授的语言学论坛中看见学友百灵鸟发的粽子照片,感到格外养眼。那青绿的粽子仿佛正散发一股清香之气。其时,明月正被一股浓郁的粽子的甜香和艾草的特殊香气包圍着。心里正在想着:大家都应该感激屈原才是,因他的缘故,我们这些俗人又多了一个寻欢作乐的借口。
  这一天,报纸网站中出现了不少以端午为话题的诗歌,千篇一律的讴歌让明月有些倦怠。忽然,就看见了包老师的一句:“踏青归来艾(爱)相赠”,明月眼前顿時灵光一现似的,发自内心地赞叹:这句情景交融,意趣横生,勾画出一幅“踏青图”,精妙至极,令人回味无穷!古人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明月不知包诗人的诗情是否也由这粽子而起?
  “踏青”好象多为春天的事,端午时节踏青倒也不算晚。时维农历五月,虽已立夏,但春天的景象依然。气候怡人,少了初春的寒气,且不挟夏日的暑气,可谓恰到好处。花草争奇斗艳,百鸟竞相和鸣,也是踏青的好时候。所以,惟有“踏青归来”“马蹄留香”,才不辜负这大自然的好景致。踏青时,这端午的香草——艾,少不得是要摘取几束的。
  想象中,这“踏青归来艾相赠”一句中相赠的对象,或为出门迎侍的娇妻,或为归途中偶遇的荷鋤归来浑身散发着奶牛气息的健壮的村妇,或为貌若天仙的溪邊浣纱女子。据常人所思,艾的赠与对象中,第一种可能性较小的。因为对于“围城”内的人来說,虽不是“人在江湖”,但“人在家室”中,也同样会“身不由已”,能不能逍遙快活地信马由缰是个问题,只怕是自己这匹骏马,早被戴上了嚼子,困在“拴马桩”上了!再说了,家中的“黄脸婆”早已听不懂愛的表白了。参不透“艾(爱)”不说,搞不好还会被質问:“怎么无端對我这样好?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岂不是引火烧身?退一步说,即使以上的隐患都不存在,还有一缘故,那就是,现在的“新好男人”已经像大熊猫一样珍貴了。(打击面好象大了些?)第二、三两种可能性倒会更大些。社会生活中,人的精神压力有多大?多少人不堪重负處于“亚健康状态”甚至“病态”和“变態”?精神上的虚无和迷茫,讓人们渴望走出惯性生活,期待某种灵魂的意外涉险的经历,不是吗?再说,未必踏青的人就是有家室的,单身貴族可能更有闲情逸致出游。他们才是“有闲阶级”,混迹唱歌城,常泡咖啡吧,现代“小资”嘛!不但有闲,而且有情。如徐志摩诗中所云的“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映在你的波心”却在情理之中。于是,“踏青归来艾(爱)相赠”的浪漫而传奇的故事便开幕了。遇见倾心女子,表情达意,含蓄温婉,意味深长。与《关雎》中借采摘“参差荇菜”,以抒发“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的思慕之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情相悦,以“艾”相赠,然而,“梁园虽好,却非久留之地”,纵马逸去却属必然,故事接下去的走向很明显:一男子正在春天的原野上纵馬驰骋。马疾驰,襟飘带舞,迅疾的风鼓动着他的衣衫,胯下的骏马带着主人从一女子的视线中隐去,那女子痴痴地站立,把玩着那留下身边的艾草和他留下的一截链,回想着刚才的一幕,似真似幻似梦。
  明月这段时间正痴迷对对子。于是给“踏青归来艾(爱)相赠”对上了一句“纵马逸去链(戀)还留”。对完后颇为得意,起句和对句皆有双关,且衔接自然,顺理成章。那赠爱的公子哥一定会洒脫地离那女子而去,而那艾(爱)和链(恋)却成为男女主人公“无法忘却的纪念”了。至于以后的故事发展,留下“藝术空白”给想象吧。
  这幅《踏春图》,如果光有人物没有风景,该有多大的缺憾哪。明月很不怕费脑伤神,又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景。设想了踏青所见的山中胜景:春鸟鸣涧,寒潭照影,春树繁茂,雾锁幽兰......红尘的喧闹与深山的幽静形成对比,描画了被都市生活吞噬的人徜徉大自然怀抱的惬意。
  因为学生明月的勤奋和“捧场”,于是包老师的先得之句有了下文:
     草长莺飞红尘闹,
     雾隐兰香深谷幽。
     踏青归来艾相赠,
     纵马逸去链还留。           
  于是乎凑成了这首《闲趣》。当然,不难看出,“踏青歸来艾相赠”是全诗的灵魂,那三句皆为衬红花的绿叶。描述的是闲暇之时游春踏青的所见所闻所遇。前两句写景:春末夏初时节,草木蓬勃生长,莺歌燕舞欢唱嬉戏,人世间一片盎然的春色;深山中独有一份幽静,云雾缭绕,山光秀色笼罩其中,游人入山,云雾沾衣,犹如隐身市尘之外.后两句叙事:踏青归来,自然界的美景荡涤了心中的芜杂,马蹄轻快,回歸途中,又有一段两情相悦的情感故事发生,让人遐想无限......

  (后记:端午饭后无事,暂作一搞笑短文,博大家一笑,以便消食健胃。希望(阅后)悅后捧场,不要吝嗇褒奖。
[臭美] 哈哈。先行谢过!)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74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板凳
发表于 2013-9-5 19:13:54 | 只看该作者
端午自秦时,
清风送明月。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4 13:1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