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简介:2009年11月中旬,有幸参加......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市区西......金沙遗迹博物馆以发掘现场为原生......在金沙遗迹博物馆里,有目前中国......出于好奇,在通往展区途中我向博......考古人员得知消息赶到现场时,只......博物馆讲解员还向我们介绍,初期......紧接着古墓队员又在这片区域进行......金沙遗址的分布面积大约在5平方......走讲遗址区大厅,偌大的大厅围满......遗址展览馆分布的为四个区域:及......在宫殿区,我们看到宫殿建筑气势......在祭祀区,我们看到祭祀遗迹中发......在整个祭祀区里发现金、铜、玉、......在祭祀区,以象牙祭祀的方式最引......在祭祀区,我看到最大一处象牙坑......在生活居住区,我看到居住区有大......在生活居住区里,考古工作者还出......在墓葬区,金沙遗址上的古人们自......在陈列馆中,考古工作者把金沙人......岁月掩埋了金沙,也保存了金沙。......
2009年11月中旬,有幸参加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举办的文物主题旅游,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20余人,冒着蒙蒙细雨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探索金沙遗址那神秘的面纱。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市区西北部。我们坐旅游大巴20分钟就达到博物馆。博物馆是在2001年初发现的金沙遗址原址上修建而成,占地450亩,总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游客接待中心等部分组成。
金沙遗迹博物馆以发掘现场为原生态保护展示为主,保存着目前中国商周时期最为完整的大型祭祀活动场所,陈列馆以金沙遗址发掘出土的丰富遗迹和珍贵文物为主,成都平原其他古蜀文化遗迹和遗物为补充,再现神秘金沙王国的社会生活情景、精神生活面貌,展示古蜀文明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在金沙遗迹博物馆里,有目前中国保存最力完整的大型祭祀遗迹场所,同时也有持续不断进行着发掘工作的考古现场。观模宏大的象牙堆积,数量众多的金、铜、玉、石器,还有大量保存完好的野猪獠牙、鹿角祭祀现象以及珍贵的乌木遗迹等,向人们展示了古蜀王國丰富的资源,強大的国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高度发达、门类齐全的各类手工业。在这里一方面我们可现场感受3000年前古蜀国宏大的祭祀场面,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这里近距离实地观看考古发掘与整理的过程,亲眼目睹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出土。
出于好奇,在通往展区途中我向博物馆讲解员询问金沙遗址的发现经过。讲解员告诉我们;2001年2月上旬,就在这里,成都市一房地产公司在道路施工、开挖下水管道时,突然有人在挖出的泥土中发现大量白色的骨状物,还有一些石人、圆形石器和铜器等文物,便高聲喊道:“挖到宝了!”只见断壁上挂着一些白色的骨质物,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人们互相猜测著:是不是挖到古墓了?一些具有良知和文物知识的群众拨打了报警电话。
考古人员得知消息赶到现场时,只见地下已是一片狼藉,玉壁、玉璋、石人、石壁以及大量的青铜器散落一地,还发现了大量被挖碎的象牙,考古队员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在四川近几十年的考古史上,只有广汉三星堆的两个器物坑中才有象牙、玉璧、玉璋等器物出土,这些都是古代文化中极为珍贵和稀有的文物。于是四川省考古所迅速对现场进行了保护隔离,开始清理机械施工中挖出的散土,同时对这片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发掘,从起拉开了保护金沙遗址的序幕。
博物馆讲解员还向我们介绍,初期的发掘工作就让考古队员极度振奋,仅从机械开挖的散土中就翻捡、拼接出可辨识的器物1400多件,初步鉴定,石人的形制與1989年成都方池街商周遗址中所出的石跪坐人像相同,玉璋、玉壁、石壁等造型也与三星堆器物坑器物相似。
紧接着古墓隊员又在这片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又发现了许多有金器、铜器、玉器、石器、陶器、象乐骨器等文物,还发现了的特殊现象,如大面积象牙堆积区,大面积的石器堆积区,大片的野猪獠乐鹿角堆积区,還有大片的卜甲堆积区。根据这些极为特殊的现象,考古队员们在金沙村周围進行了更大规模的调查与发掘。发现金沙村这个地方还有大型房址、窑址、灰坑、墓葬等遗存,它们的时代大约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金沙遗址的分布面积大约在5平方公里以上,现已发掘面积已达20万平方米以上。金沙村有众多珍贵文物的出土,使考古人员立即把相距约500米范围内的遗址联系在一起,经过考古研究,确定它们都是同一大型遗址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金沙村发现大量珍贵文物特别引起世界的关注,因此国家把周围几个村庄遗址同时命名为“金沙遗址”。
走讲遗址区大厅,偌大的大厅围满了前来参观的人。我们每個人都带有一套无线耳机,讲解员一边介绍,我们一边聽,一边看。进入我们的眼球的就是经过考古工作者辛勤的劳动,还原在我们面前的一件件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物。
遗址展览馆分布的为四个区域:及大型建筑基址区、大型祭祀活动区、一般生活居址区、墓地区等区域。
在宫殿区,我们看到宫殿建筑气势宏伟,规模巨大,这种布局在西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根据房址的面积、布局结构和周边的出土文物综合分析,专家推测这一建筑群很可能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前公元1046年-----前771年金沙聚落内的宫殿或宗廟建筑。
在祭祀区,我们看到祭祀遗迹中发现大量高等级精美的文物,如金器、玉器、铜器、石器、陶器等。讲解员告诉我们,这些器物基本没有使用的痕迹,等级較高,制作也很精细。从其基本功用和性质来看,宗教色彩极为浓厚。我想应该是当时统治阶层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吧,或许是巫师沟通神灵,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的媒介与圣物。透过这些物品,使我联想到到过去金沙人丰富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
在整个祭祀区里發现金、铜、玉、石器的數量也是相當惊人。已发掘出土的金器200多件,铜器1200件,玉器2000多件,石器1200多件,此外还有漆木器、骨器以及上万件陶器等。这让我们联想到当年的祭祀活动是多么频繁,祭祀内容是多么复杂,形式是那么多样。
在祭祀区,以象牙祭祀的方式最引人注目。这些象牙是古蜀人奉献给天地神灵的重要祭品,但每一次祭祀活動中使用象牙的数量、方式又有所区别。有时是将一根根完整的象牙极有规律地朝着一个方向摆放,有时象牙被切成饼状或圆柱状,還有的只取象牙的尖来祭祀。
在祭祀区,我看到最大一处象牙坑,虽然由于机械施工破坏,原坑的形制已不清楚,但从残存的坑部看,坑内的器物分层叠放。其上层全部堆积象牙,从断面观察,象牙多达八层,最长的象牙有1.6米。擺放极有规律,场面非常壮观。讲解员告诉我们,在这个坑的下层还埋葬着玉器和铜器等,由于还没有发掘至底部,玉器、铜器的数量还是未知数。
在生活居住区,我看到居住区有大量的灰坑、陶窑、水井、水塘、墓葬等,使我们对金沙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一些了解。在这些区域中发现了许多小型的房屋建筑,房址屋基本上都为西北或东南向,面积大多在20平方米左右,由于在修建时没有直径较大的木柱支撑,因此很容易垮塌,重建的次数较多。从建筑的规模、修建的技术来看,远远不及大型房屋建筑基址讲究。
在生活居住区里,考古工作者还出土了数万件陶器,(还有大量陶器的碎片还在拼接中)。陶器的种类十分丰富,主要有小平底罐、高柄豆、瓶、孟、尖底盏、尖底杯、尖底罐、高领罐、圈足高领罐、圈足罐、圈足盆、圈足钵、圈足杯、瓮、高柄杯形器、束腰形器座、圈足杯、扁壶等。这些器物大多是盛器,有的是酒暑呆还有的可能是陶质礼器。它们多为泥条盘筑阳成,有的制作非常精细,有的则簡单粗糙,基本上都没有纹样装饰。
在墓葬区, 金沙遺址上的古人们自古以来就有靈魂不灭丧葬習俗的观念,宗尚“视死如视生”。金沙人的墓地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墓葬之间很少有叠压和打破的关系,说明每一个墓拟是有一定规划的。这些墓葬都为土坑墓,头朝西北或东南, (这与房屋、祭祀堆積方向一致),或许这种形式与金沙人的祖先崇拜或某种宗教观念有关吧。
在陈列馆中,考古工作者把金沙人的祭祀活动中留下的文物进行时代分段,第一阶段的祭祀用品是以象牙、石器为主,还有一些陶器、漆木器和極少量的玉器,时代约当殷墟二、三期(约公元前1200年前后)。第二階段是以大量玉器、铜器、金器作为祭品,第一阶段使用的象牙仍大量使用,但是石器和漆木器则很少使用,时代约當殷墟三、四期之际至西周中期(约公元前1100年一前850年)。第三阶段是以大量野猪獠牙、鹿角、美石和陶器,较前一阶段大量使用的玉器、铜器、金器、象牙的数量骤减,时代约当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公元前850年一公元前650年)。
岁月掩埋了金沙,也保存了金沙。当你亲临金沙遗址博物馆时,你不仅可以现场感受古蜀王国祭祀活动场所的壮观,伴随着现代文明的步伐,一个过去我们从不知晓的国度,一段失落的文明,就这样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在这一片厚实的泥士下还會有什么惊人的发現呢?恐怕谁也不能回答。但是我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與深入,文明的碎片会一点点地拼接,金沙神秘的面纱也终将被全部撩起,金沙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震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