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灵的蕴藉

[复制链接]

40

主题

80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09:3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关于修养
  始终在追求一种能够容纳百川的气势。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做人,尤其是有志于从文的人,贵在积累,不仅积累名词佳句,更应磨砺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心灵的修养。这就需要摒弃自私、索取、狭隘、暴躁、易怒、虚伪等而代之以无私、奉献、博大、平和、宁静、真诚,这个使心灵转变的过程就是修养。佛家言“道,不在天边,不在寺庙,而在心中”;又有人说“一个人的开悟程度不在于进庙次数的多少”;悟道者说“修炼不一定非要在庙中打坐盘腿,红尘中处处能修炼,而且越是喧嚣的地方越能锻炼和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又如人所共知的“小隐隐于野,而大隐却隐于世”——其实,如陶潜断然全隐于野者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一般人的举动,所以只能做出和选择小隐于野的举动和作为;一是过于聪明率性,思想性情理想化程度极高和远远超出一般普通人和凡夫俗子,不仅是看破而是极其高度与极其彻底地全然堪破,难能再与其有一丁半点的接触、同化和共同语言,只能选择全然地隐形遁居。如王维半隐半就者其实诠释和代表了中国古代乃至现当代士人和文人的共同困惑: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左右摇摆徘徊——早期或初入仕途时因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所以雄心万丈,此时儒家思想占上风,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想为国出力,想为天下众生谋福祉;但随着仕途受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深加剧,进而不能退而不甘,所以深深地苦闷、徘徊,人之面壁只有两种结果——要么破壁逾越障碍,要么退却另寻他径,在逾越障碍不能的情况下,加上此时人到中年、不惑或知天命时身体精力等大不如初入世或仕途时充沛,有甚再加上朝廷中庙堂上同僚异党奸佞者的诬蔑谄陷等欲加之罪牵连祸害而遭遇放逐和贬谪的,一般只能长歌当哭被动选择或接受隐退、辞官或告老还乡,故渐有隐退和遁世逃避的思想产生,随着矛盾的加剧、痛苦的加深,道家“无为”的思想便会逐渐占其上风——所以成为小隐于野与大隐于世的一种中间和过度。真正的大隐于野,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他应该是小隐于野与半隐半就的一种进步和升华,是前二者由量的极累到质的改变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显现,是世世代代在小隐于野与半隐半就的消极与无为牺牲和革命中求取突破的一种极积地进取精神的转化和表现,也许是他们认识到了这样回避的无奈和无用的一种大胆的尝试和革新,即不小隐于野,也不半隐半就,要在极积地面对和追求中求取胜利——求得理想对现实的一种逾越,求得革命和斗争的胜利,即使不能如己所愿,自己的态度也是极积和乐观的,也并没有像前两者那样损失的更多、颓废、郁郁寡欢或郁郁而终。大隐于世本来就是一种进步和更高的境界,是一种容纳了儒、道、佛等诸家智慧的集中结晶和体现,是一种正视现实、理想、自我与生命的集中体现,是世代进化与进步的表现,是一种成也不喜与败也不忧的大度、旷达与从容,是世代对生命的经历由自发到自觉的成熟和完善,是的,无论多难进级与超越,我们世代也不可能总在一个地方站立到灭亡和老死,前仆后继中总有后人会成为群龙之首,领导我们的民族继往开来,使我华夏之树长青,使我华夏之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仅是科技,在回归自然中更重要的是人文!
  “作文即做人,文章是对文人思想境界的一种表达与描述。而人最重要的是思想修养和开悟程度,其实作家自始至终都在聚精会神地开悟自己和剖析思想:而这个修养的过程是需要付出极大耐心和克服静极思动的浮躁的,而有志于从文的人正好有意无意地锻炼了这一点,所以一般情况下,“作家”与“常人”不同,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近乎完美的自制力,几乎刻求一种“处变不惊和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所以大凡作家一般都有很好的人品和不同凡俗的心灵蕴藉,而女作家和女文人还明显地体现出一种情感的缠绵、执着和专一,如南宋词人李清照、台湾女作家三毛等。
  天生就喜欢文,所以在人格的塑造上受益非浅,但反过来这从文的塑造,如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无视诱惑的专注,又制造了与世俗之间的不合拍,这使自己越来越能深刻地体会哲人对文人的总结和所下的定义——文人一向以虔诚、膜拜的态度对待自然,他们从不相信人类可以随心所欲、颐指气使地君临自然,君临天地造化,他们不愿忍受功利的轻浮油滑。所幸还算善于适应社会和包容异己。
  (二)慧心玲珑
  一个有玲珑外表的人,未必能抵得住世俗和岁月的诱惑和侵蚀,相反其玲珑的外表,往往成为世俗侵蚀和靠近的条件和捷径;而一个有玲珑慧心的人,却往往能抵得住世俗和岁月的诱惑和侵蚀,而其玲珑慧心往往成为他们拒绝世俗的有力武器,玲珑的慧心往往成为他们,出类拔萃、木秀于林、挺拔于世、高洁脱俗的先决条件和必备因素。
  一个有玲珑慧心的人,一个有坚强意志力的人,往往慧眼独具有洞悉世事之本能,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气魄和决心。他们笑傲红尘,不屑于青春和红颜的流逝和消退;他们两袖清风,不屑于金钱万能的收买和利诱;他们威然独立,在独立中赢得长寿,在长寿中又赢得独立,作新面孔和新精神的自己;他们为了高贵的灵魂和崇高的爱情,保持不羡鸳鸯只羡仙的高姿高态!
  他们的追求逆世俗而行,为世间之稀有,往往初露端倪和“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时,便被公众看好和称为匡世罕今的一奇葩,而这一切均因他有一颗玲珑的慧心!
  哦,玲珑慧心,慧心玲珑!
  ……
  无论是关于思想境界和心灵的修养,还是关于人们有一颗玲珑的慧心,其实,都是为人们拒绝世俗的不良同化和侵蚀,所作和准备的后天修养和先天的天然屏障。我们感叹于我们天生就有一颗玲珑的慧心,我们更折服于我们后天成功抵挡和拒绝世俗的一种超然物外飘然若仙的思想修养。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6 01:16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