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亲的教诲

[复制链接]

33

主题

73

帖子

11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1:3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x



父亲的教诲

      教诲,也许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也许是就事论事的一通批评,也许是和风细雨的开导,但总会使受教者铭记在心,甚至终生难忘。
      我很崇拜父亲,对他的教诲,不敢忘记。
      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有一次,到烟台去看望他老人家,他问我:“赚钱了吗?”我说:“赚了。”接下来,我以为他要问赚了多少钱,但他并不问这个,他说:“你知道做生意的规矩吗,每年把赚下的钱,拿出一部分存起来,再不要动了。”我说:“好,我明白了。”
      这些年,谨遵父亲的教导,我就是这么做的。省吃俭用攥一些钱,积少成多,用来买房子。
      我明白父亲的心。他老人家一生辛苦,年轻时就出门做生意的。读了8年私塾到十五六岁,就去天津英租界小白楼振业皮庄当学徒,后在协祥商行任司账。1941年事业达到高峰,与人合伙,在上海霞飞路开了一家“霞光百货公司”,他是二老板,惨淡经营数年。后来,生意不景气,又到青岛华茂号任采购。还曾在诸城联友商店当店员。直到1947年在金华区当了教员,一生奔波才算最终稳定下来。
      以下实录父亲自填的简历表:
      “34年(本人23岁)分家,地房全无。分了一块空场,分外债15元现洋,高梁30斤,胡秸20件。老婆住娘家,卖火食维持生活,本人在天津林祥茂当小伙计,年薪60元(笔者注:为现大洋,下同)。”
      “36年柜上算大账,插花1百元,来家买了1.5亩地。37年柜上劈伙,升任大伙计,任上海外城客协。40年又算大账,生意不错,甩了5百元,来家买了3.5亩地。共有地5亩,房13间(给伯母出继)。”
      从34年身欠外债,到40年,短短6年间,白手起家,就有了5亩地,13间房,这应当是父亲春风得意、事业发展的时期。
      不知为何,父亲却没记上海霞光百货公司时的经济状况。
      “41年,协祥倒闭。”
      “朋友介绍,到青岛跑买卖。44年,被伪军汉奸敲榨,人被押监狱,货全没收,经街坊徐多善托人保出。45年回家,变卖家产衣物还债,地3.5亩卖给徐多善。”这是父亲事业的低潮时期。
      “土改前,房13间,地8亩7分,驴半头(伙养),本人在外经商,每年补贴家用200元。”这时,父亲的事业又恢复到以前水平。
      不用我作更多解释,读者朋友也可以从中看出,解放前,我父亲的经历可谓坎坷,事业起起伏伏。其实,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的经历,远不止这些。他的学生都知道,我父亲的咳嗽很威严,常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学生马上一个个噤若寒蝉。其实,父亲的干咳是一种毛病。后来,有一次问他原因,他说,就是44年被关进监狱,灌辣椒水留下的后遗症。他还说,如果没有街坊的解囊相救,他也活不到今天。能够卖地还债,正得益于他平时的积累。
      长年的商场征战,多舛的命运,给了他强烈的风险意识。事业高峰时,想到低谷;人生顺利时,想着逆境。真到节骨眼上,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手中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了,甚至连命也得搭上。这可能是父亲刻骨铭心的体会。
      所以,他对我的嘱咐,是基于他一生的经验和教训。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投入。生产规模越大,才能赚越多的钱。因此,做生意不但用不着存钱,还应当举债经营。工厂是自己的,公司是自己的,要用钱,从厂里现拿就行了。其实不然,君不见多少大老板,一夜之间破产,沦为贫民。多少人靠博彩,一夜暴富,数年之后,又一文不名?
      在人情薄如纸的当今社会,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你当权的时候,发财的时候,太多的人去奉承你,巴结你,无非是想借点光,沾点小便宜。可是,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人人都冷眼看你,贬你,踩你。世态炎凉,让多少人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不给我们兄妹长篇大论地讲大道理,他的教诲,是潜移默化的,在人、事的关键时候稍事点拨,却使我们受益终身。
      我想,父亲给我的教诲,比留给我们钱财更珍贵。钱财有花完的时候,教诲却是无价之宝。如今,父亲已作古四年,很多往事如轻烟一样飘散,可那些看似平常的教诲,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告诉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2011年8月24日于致和堂书斋)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3

帖子

10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6
沙发
发表于 2013-8-18 21:35:2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八月帖在浅蓝的帖子,转来这里凑凑热闹吧。感谢海云、海格、花妖等惦记俺,感谢盛情相邀。逛西窗,好处之一是能够触发灵感,逼着写点东西。正如了悟所言,所写都是“老派”的东西,不合时宜。然而也不会写别的了。托SUNNY买董桥的书,到手后好好读读,看能不能学点东西。
年轻读者,读书求广博,很羡慕。我现在反而想,找自己对口味的作家的书,精读一下,也许能吸取些营养。这是买董桥和汪曾祺的初衷。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8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板凳
发表于 2013-8-18 21:35:28 | 只看该作者



太守在纵横商场之余,仍能笔耕不辍,着实值得我辈学习。

所谓教诲,都是前辈用生命写下的故事,弥足珍贵,是值得用一生守候的财富。

我们都是做儿子,也做父亲的。我们的言行得益于前辈的教诲,同时也是对后辈的教诲,因此不得不思,不得不慎。

让我们做好自己吧,不仅仅为了自己。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6 03:08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