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寄情书画话心隐

[复制链接]

30

主题

79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5:5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1月10日,在北京飞往法兰克福......11金桂人物扇面_调整大小.j......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有一个特......19李振声山水_调整大小.jp......隐士对人生的态度,是值得欣赏和......浅绛彩瓷壶_调整大小.JPG(......



x 寄情書画话心隐
石  坚
(2011-2-1)
1月10日,在北京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上,看到一篇文章,名字是《古道西风韭园村》,说的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故乡的现况。谈到马致远,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那首《天净沙?秋思》,但是,他还有一组八首同名的《清江引?野兴》,我也异常喜欢。例如其中之一:“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會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什么半张名利纸”。马致远晚年,过的是一种“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隐居生活。



11金桂人物扇面_调整大小.jpg (47.38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13 上传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隐士。这些人,归隐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屡试不中,绝意仕进。如唐代的吴筠、陆龟蒙。还有宋代的陈搏,“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有的为躲避暴政,避乱全生,“衰乱年代隐士多”,如秦朝著名的“商山四皓”,见秦政暴虐,退隐商洛山中;有的功成身退,知足而止。如战国时越国重臣范蠡,平吴后不受越王官封,泛舟五湖,经商致富;有的宦海沉浮,激流勇退,如东晋陶渊明,当过州祭酒、参军、县令,后来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写下《归园田居》五首,归隐田园;有的看起来隐实未隐,如“山中宰相”,南北朝时期的梁朝隐士陶弘景,身在田园,心在朝廷,帮助梁武帝取代南齐自立为帝;还有唐代卢藏,走“终南捷径”,身在江湖,心游魏阙,通过“藏己”而求名高,名高而求仕宦;有的是不涉险境,独善其身,如后汉末年的申屠蟠,别人劝他接受征召,他“笑而不应”,隐居活到七十多岁;有的鄙薄功名,不求富贵,如汉光武帝刘秀的少年同学严子陵,不受加封,不屈权贵,守身全志;有的不食皇粮宁可饿死,如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携母隐居绵山,不言禄,晋文公求人不得,放火烧山,与母亲一起被烧死。



19李振声山水_调整大小.jpg (56.72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13 上传
隐士对人生的态度,是值得欣赏和效仿的。他们视功名富貴为过眼云烟,对儒家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三不朽“之说,不屑一顾。他们淡化人生,淡化生死,回归自然,认同自然,借自然之不朽,求生命之永恒。然而,隐士在精神富足的同时,必须忍受物质的贫穷,居则岩穴茅屋,食则谷粟菜蔬,穿则蒲履蔽衣,多数都要自食其力。



浅绛彩瓷壶_调整大小.JPG (74.39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13 上传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4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7
沙发
发表于 2013-8-21 15:58:48 | 只看该作者
2# 贾雨村
在我的客厅中,挂着两幅老书画,一幅是“咏絮之才”,画面上,两株老松,在大雪中伫立,窗口上,穿着裘皮大衣的晋朝宰相谢安,与侄谢朗、侄女谢道韫一起望着窗外。画题:“晋书王凝之妻谢氏,聪聪有才辨,尝与叔父安、从兄朗内集,俄而大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朗曰:‘盐撒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每当看见福州画家钟惠明画的这幅画,我的思绪总是被引向2000多年前的那个场景,仿佛他们三人在咏雪,而我身临其境,在看着他们,这使我暂时忘却了眼前的那些烦恼。另一幅,是烟台朋友刘宗宝送我的书法:景明书荀子语:“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面不变。” 书法秀逸。每天下班回到家,坐在沙发上,看着这幅书法,总有相看两不厌的感觉,荀子以松柏寓意自己的高洁品格,让我钦佩。



钟惠明_调整大小.jpg (67.26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20 上传
收藏书画,我喜欢古代书画,而并不以价值高低论短长。尤其喜欢山水,其次花鸟人物。我常常把书房四壁,全挂上山水古画,自己置身期间,或坐,或卧,或立,或行,持一把紫砂小手壶,品茗观赏,神游其中,身是静的,心是动的,不亦乐乎。



31窦启文梅花_调整大小.jpg (39.66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20 上传
半夜醒来睡不着,公司那些俗事又来烦我,我就闭着眼,强迫自己想那些山水书画。我想象,那扁舟里的渔翁分明是我自己,逍遥自在,不问收获,只享受垂钓的安静与恬淡。而意念中,我又变成了看画者,看着画中的自己。一时间,不知道我是谁,谁是我。



浅绛彩品锅8_调整大小.JPG (37.82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20 上传
我还喜欢古画上那些题诗。观画品诗,饶有情趣。比如,我有一幅书法扇面,上面题到:“学而得力,全凭能静,故朱子教人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不臣又题。”这几句话,引起我许多遐思。我喜欢爬山,也喜欢读书。爬山是动,书斋是静,同样可以减压,对健康有利。齐白石题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山泉、蝌蚪是动的,山是静的。卧游山水,人是静的,意念中的流水、扁舟是动的。静则思动,动中思静。就是在这静与动的思考中,我的精神得到放松.



强上林书法_调整大小.jpg (40.05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20 上传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07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9
板凳
发表于 2013-8-21 15:58:51 | 只看该作者
1# 贾雨村
鲁迅先生对隐士是持否定态度的,他曾写过一篇名为《隐士》的文章,并指出,隐士并非真正“声闻不彰,息影山林”,如果是这样,隐士就无法为人们所知道。他说:“登仕,是噉饭之道,归隐,也是噉饭之道。假使无法噉饭,那就连‘隐’也隐不成了。”隐士在封建社会,比劳动人民的地位优越得多,而他们却不积极参与社会,关心现实,与知识分子应承担的责任相距甚远,因此,应予批评否定。



22默之人物扇面_调整大小.jpg (79.43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16 上传
我常常想,现代的中国,还有没有隐士?上网查了一下,在终南山中,还真的就有这样的人。不过,只是个例而已。当今社会,已不是自耕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具备隐居的条件了。然而,高度发达的经济生活,迫使人们不得不为生存付出代价。这代价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并不比封建社会小,无论是当官,经商,打工,种田,生活得都不轻松。微末如我,一小小公司经理,经营目标的压力,资金、质量、订单的压力,员工的压力,社会不公平的压力,政府部门的压力,真是难以承受。晚上睡不着觉,一睁开眼,又有一百样烦心的事等着你去处理,决定。有时候,真想同那些隐士一样,逃避现实,寄情山水,去建立自己的理想王国,了却此生。



33郭兰亭雪景_调整大小.jpg (62.26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16 上传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对隐士的说法,比如,隐于朝,隐于吏,隐于市,隐于野,隐于商,隐于学,严格地说,这都不是真正的隐士。真正的隐士应当是心身俱隐的,遗世独立不求名,超拔尘俗,飘然世外。



浅绛彩笔筒_调整大小.JPG (46.06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16 上传
现在,让我跟古代隐士那样去隐居,我是做不到的。我能做到的,只能是心隐而身不隐。其内涵是,在精神上独立于世,保存自己思想的独立性,至于形式上如何隐,那并不重要。心隐,也有许多方式,我的方式,就是收藏欣赏书画,在欣赏中缓解压力,舒解身心。



浅绛彩品锅3_调整大小.JPG (94.91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16 上传
我曾经撰过一副对联:“独坐书斋闲度日,卧游山水忙看花”,并题于扇子上,表达我的精神向往。



73路立权联_调整大小.jpg (41.4 KB, 下载次数: 0)
   
2011-2-7 16:16 上传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5 02:2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