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李永杞,1925年4月19日出生于山济南战役,产生了两个荣誉称号,“济南第一济南战役,对内城的攻击是23号晚18时开1939年1月,黄县通信侦察人员编为特务1940年2月,独立1、2营到东海。3月1942年3月,2连调滨海,编为张仁初为1943年2月,2连又调去西海军分区(连1944年8月,胶东军区侦察2连编为特务1945年8月,以特务营营部、1连、工兵1947年2月,特务团改编为胶东军区6师
李 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1师第271团第一任政委,历史沿袭第五任政委。
原名李永杞,1925年4月19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老九区(后為大季家公社)树夼李家村,1938年3月入伍,1939年7月入黨。1938年春随小学教师钟羽一同志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國军第3军第2路。1939年至1940年在军校和抗大学習后,任青年队长、指导员。1943年至抗战胜利期间,任福山县武工队政委(兼特区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第13纵队(淮海战役后改为第31军)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团政治处主任。1951年7月任步兵第91师271团政委,后任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副部长、总政直属政治部主任、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后改为解放军陆军指揮学院)副政委。抗战时期参加了大青阳、42年大扫荡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胶济路破袭战、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厦门等战役战斗。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济南战役,产生了两个荣誉称号,“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这在我军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仅此一次。
济南战役,对内城的攻击是23号晚18時开始的,13纵37师109团于24日1时50分突上内城,突破口打开后有五个连队进入突破口。其中1、2、7连留在城墙上坚守突破口,3、9连进入纵深战斗。济南战役开始以来,13纵的攻击一直被王耀武认为是最凶猛的,因此王耀武对内城的防守重點也是在13纵的攻击正面上,王末想到他的主要防守方向又被13纵最先打开,所以109团一突破,王耀武就调77旅全面反扑,同时使用燃烧弹切断了109团后续部队与进入突破口部队的联系,突破口后一片火海,37师的后续部队被火海所阻,無法進入突破口。109团在突破口上的三个連队英勇奋战,大部壮烈牺牲,突破口被敌封闭。但是已经突進纵深的二个连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敌调重兵围歼末达到目地,反而削弱了其它方面的防守力量,为其它方向我军的突破创造了条件。
战后,9纵25师的73团被授予济南第一团,109团只能屈居济南第二团
济南第二团 - 发展沿革
1938年7月,蓬萊组建保安大队;8月,黄县组建保安大队;
1939年1月,黄县通信侦察人员编为特务大队;2月,成立蓬黄战区指挥部;指揮高嵩、政委 曹漫之、副指挥孙瑞夫(后為指挥)、政治部主任宫维楨;2月,蓬莱保安大队改编为蓬黄战区直属一大队;黄县保安大隊改编为蓬黄战区直属二大队、蓬黄戰区特务大隊。6月,成立指挥部警卫4營。直属一大队改编为1连(连长陈子英、后为张虎);直属二大队改编为2连(連長刘精斋、政指江民风,后为孙世才);特务大队改編为3连;是年秋,警卫4营改编为独立2营。
1940年2月,独立1、2营到东海。3月,2营率1、2连(3连留蓬黄战区后扩编为5支队1团)到东海由每连60人扩编到120人;抽1、2连骨干扩编為3连。9月,2营改编为5支队3团1营。东海1、5、8营编为5支队2团。1941年8-9月间,5支队3团1营改编为5支队特务营。
1942年3月,2连调滨海,编为张仁初为团长的山东军区特务团5连。7月,5支队特务营改编为胶东军区特务营,同时又组建2连。
1943年2月,2连又调去西海军分区(连长矫恒焕、政指王永胜)。又从1、3連调骨干重新组建2連。
1944年8月,胶东军区侦察2连编为特务营4连,工兵连也归特务营建制。11月,营长王子衡调海军支队任副支隊长,并带走2连编为海军支队警卫中队。又将4连改为2连,将行署警卫连改编为4连。
1945年8月,以特务营营部、1连、工兵连、机枪排为基础扩编为特务团。特务营的2、3、4连编为一个营(营长宋文鸿、政教王丕礼),编入滨海支队(万毅支隊)渡海到辽东,后编为38军341团1营。
1947年2月,特务团改编为胶东军区6师16团。4月,6师16团改编为5师13团。8月,5师13团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7师109团。
1949年2月,109团改编为三野第31军91师271团。[2]
李平.jpg (22.38 KB, 下载次数: 0)
2013-10-9 15:53 上传
201343151919883.jpg (125.38 KB, 下载次数: 0)
2013-10-9 15:46 上传
李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