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牟平三大家的歇后语

[复制链接]

25

主题

55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6:0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x说起牟平三大家的歇后语,上了......马钰,字宜甫,号丹阳。广有家产......常大兴,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张颜山,原名张宗桂,号燕山,祖......



x 说起牟平三大家的歇后语,上了年纪的人都能说出背后的故事。这三大家是金代宁海首富全真七子之一的马钰,他家的歇后语是:老马家的牌位——东倒西趄;清嘉庆年间寧海州巨商常大兴(常世淦),他家的歇后语是:常大兴吃桃酥——差点噎死;清末民初宁海买办资本家张颜山,他家的歇后语是:张颜山盖房子——越慢越好。

  马钰,字宜甫,號丹阳。广有家产,仗义疏财。金贞元年间,中進士,在宁海军中摄六曹事,娶养马岛才女孙富春为妻(孙不二)。夫妻二人与州内文人学士时有诗赋唱答,很有盛名。后夫妇被王重阳点化,双双皈依全真道。由于马氏一族人丁兴旺,再加上马钰夫妇的地位声望,州内非马钰一族的马姓人氏死后以能名列马氏宗祠供位为荣。这样一来,马氏宗祠供列的牌位日渐增多,但案桌有限,所以只得紧密排列。于是层层叠叠的牌位就不免“东倒西趄”了。

  常大兴,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常家所开许多商号的总稱。它的创始人叫常世淦,宁海州西门里人,自清嘉庆年间常世淦始至清末民初,历经五代,以经商为主,兼收购出租土地,富甲一方。有一次,常家主人看到管家正要鞭打一个被捉住的小偷,立马上前夺下鞭子,说:“这号人还怕打吗?你要打不死他,下回還来偷。去!快去拿核桃酥来,不给水,逼他吃,不吃不行,吃完赶走!哼,说早了不灵,看吧,不用到家他就噎死了,死了还无伤无验,嘿嘿……”管家听了,一脸不解。经询问才知道,原来主人平时吃的都是精品糕点,从不吃普通桃酥。有一次,他去城南乡下庄头家,因一时饿急了,干吃了一块桃酥,没想到被堵住了嗓子眼,上不去下不來,差点要了命。所以他认为不就水吃桃酥必能噎死人。

  张颜山,原名张宗桂,号燕山,祖籍养马岛,后迁居宁海城郊邵家塂。一战期间,因经营德国德孚洋行“狮马牌”染料发迹,成为声名显赫的巨富。他乐善好施,生活简朴。经营所得,除扩大投資外,幾乎都用于社会公益。上个世纪初年,烟台东口子(金沟寨)一段公路,坡陡路窄,雨后泥泞难行,极为不便。他毅然捐款15000大洋,铺上石条,便利了交通。与此同时,又在邵家塂村西大道旁建客店16间,过往贫者吃住不取分文。1919年大旱,村人十之八九断炊。他先为全村600多人每人发粮30斤,又扩建村西客店16间(计32间),在此向本村及邻村村民提供早晚两顿稀飯。在修建张宅时,他一再叮嘱管家:慢工出细活,不求快,但求好(其意在尽量为出苦力者多些帮助),凡有主動帮工的,千万別亏待了人家,不管干多干少,必付工钱,留下吃饭,去时另送干粮。这样历时数年,规模宏大的张宅才得以告竣(上下两院,已修葺如“旧”,现为牟平区博物馆),在这漫长的施工期间,不知惠及了多少贫困者。


文/高承柱衣玉华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4 19: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