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一个美丽的传说------关于曹植与八斗镇之间的故事

[复制链接]

33

主题

69

帖子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0: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建安十八年初夏,曹植率部前往合......第二年秋天,曹植奉命前往合肥一......太和四年春天,曹植在饱受曹丕迫......后来,百子桥的群众听说曹植在山......南朝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一步两眼井,位于八斗老街的北边......此井深约30多米,全部都是由石......井水略咸,却从来不曾干涸。无论......最妙的是位于一步两眼井的旁边,......曹植的衣冠冢,葬在合蚌路的西边......在坟地的南边,有一块方地,中间......在毛笔地的东边,是一块长条形状......在毛笔地的后面,还有一块长方形......在墓地的后面,有一方形池塘,约......人们时常感叹,书、毛笔、笔架,......曹植的魂灵是庇护八斗镇人民的。......曹植的衣冠冢建好以后,坟前一直......光绪十六年,江云龙为曹植立了一......新中国建立以后,八斗镇的人们在......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之子,累封为陈王,谥为“思”,世称陈思王。 曹植一生所志,本來是要“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而不“以翰墨为勛绩、辞赋为君子”的,但现在看来,他的勋绩,却仍在翰墨、辞赋之中。在他的传奇人生之中,却与八斗镇有着不解之缘。在八斗镇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至今还流傳着关于曹植的动人故事。
三臨八斗
建安十八年初夏,曹植率部前往合肥城。一日,大队人马途径百子橋(即是現在的安徽省肥东县八斗镇),只见到处都是艾草深深,田地龟裂,方圆十里之内,竟然找不到一处可供军马饮水的池塘,导致许多战马干渴而死。由于年年的战争,不断的动亂,当地的群众早已民不聊生,许多人只得背井离乡,前往江南乞讨,而一些故土难离的乡親们,只得依靠挖野菜度日,在几口小井里讨水喝。曹植见此前景,心中异常难过,正如诗曰:“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曹植驻足片刻,就令副将前来,带領大部人马继续前行,赶往合肥城,并转告丞相此处灾情,以求地方州府给予放粮赈灾;又令军中将渴死的战马丢下,以及留下部分军粮,以賑饥荒。同时,将自己的亲兵卫队留下,一边安抚灾民,一边连夜施工,挖出一口大井,就是现在保存完好的一步两眼井。说来也怪,此井挖好以后,虽说井水略咸,但是,一条街的人都喜欢在这里用水,无论当天水位下降到什么地方,一夜过后,水位都会恢复到原來的位置。等到曹植赶到合肥城的时候,已经误了二日軍期。曹操大怒。曹植跪拜曰:“百子桥乃是军家必经之地,吾军常路过此地,如果没有饮用之水,势必影响军队的补给。另外,因为缺水,民众生活异常困难,所以,儿臣对外公告,说奉丞相之命,特打井以便民众生活之用。井打好以后,民众无不拜谢,感念丞相的大恩大德。”曹操听罢怒容方散,又早有众将跪地求情,加之曹操此时还是非常偏爱曹植的,所以便不再追究此事了。
第二年秋天,曹植奉命前往合肥一带查办屯田之事,再次来到了百子桥,却见民众仍为缺水而苦恼,无法进行秋种。曹植便在一乡绅刘大家中住下,与当地群众共商解决缺水之策。一日,曹植忽在院外见刘大之妻吴氏在哭泣,便问事由,几番追逼,吴氏才告之。原来,吴氏娘家有一侄孙,被族上选中,要被送往大蜀山,作為童男献给龙王,作求雨之用。吳氏平日非常喜歡这个孩子,心中悲戚不舍,逐在此哭泣。曹植听闻,心中怒氣上升,急令人召来族长、乡绅,共议解决缺水一事。族长等人说别无他法,唯有求雨。曹植见难以说服众人,就说:“吾愿与大家一起前往求雨,但是,不得再做献童男童女之事。”次日,曹植与大家一起赶往大蜀山,求龙王赐雨。曹植敬香之后,拔出佩刀,割破手指,将血滴入酒中,獻于龙王神像之前,曰:“龙王若怜我曹植,就请赐百子井的子民于雨水;若原谅吾等不敬,就宽恕百子井民众从此不再做献童男童女之事。”果然是天佑曹植,傍晚时分,天降滂沱大雨于百子桥。大雨解决了民众的燃眉之急。同时,曹植也发现雨水过后,因为缺少池塘,蓄下雨水也不多,所以,要解決好屯田的问题,必须先要解决蓄水之事。曹植就召来了卫队,与地方的官民一起开挖了一些大的塘坝,并修了一些水渠。在一步两眼井旁边,曹植发现生活污水乱流的问题,就又修通了近200米长的三步两眼井,作为排除污水之用。曹植在百子桥所做的一些事情,赢得了民心,群众也很爱戴他。
太和四年春天,曹植在飽受曹丕迫害之后,处境比前时有所改善,他的心情也有些好转,但是,依是面圣无门,报国无望。曹植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便想前往合肥等地游玩。当他再次途径百子桥的时候,依旧来到了刘大家中。此时,刘大已经过世,吴氏大妈尚还健在。群众聽说曹植来了,家家都箪食浆壶,将好吃的土特产送来,请求曹植品尝。周边的各乡绅更是不断赶来,以请曹植赏饭为榮。曹植见群众的处境已经有所改善,而此景实在也难以推脱,加之他又喜欢饮酒,就整日醉酒当歌。在大吳庄饮酒的时候,曹植因见学堂破陋,就命随从,将自带的大部分银两赠出,以作修葺之用。时间过得很快,不觉已是月余。曹植虽是借酒消愁,却还是抹不去心中那份向往的报国之情,他决定要回山东东阿了,只得悄悄地向吴氏大妈告辞。第二天清晨,曹植打开大门,见院内院外,都是黑压压的人群。人们见他出来,乡绅们与群眾跪拜一地,挽留曹植再留数日。曹植见大家盛情,想到此生报国无路,无法建功立业,不想在百子桥这个地方,为此地百姓做了芝麻粒大的一点事情,群众却时时地念着他的恩情,如此真诚地待他,一时心中百感交集。他略一思索,就转身回房了,等他再次出来的时候,已是身穿便衣,手中托着一身侯爺的官服。曹植含着泪说:“此生虽不能身留百子橋,愿以此衣作證,让吾魂永伴百子桥。”说完,曹植便将衣物交于一鲁姓乡绅,就带上随从,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后来,百子桥的群众听说曹植在山东去世了,为了纪念他在百子桥所做出的那份功德,就取出了那套衣物,修建了著名的衣冠冢。
南朝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再后来,百子桥的群众再次缅怀曹植,这位七步成诗、才高八斗的才子,又因为有陵墓在此,索性就将百子桥改名为八斗陵了。
一步两眼井
一步两眼井,位于八斗老街的北边,约100米处,是曹植第一次途径八斗时修建的。
此井深约30多米,全部都是由石块堆砌上来的,外层全部由狗头青砖倒扣砌而成,牢固而平整。井的底部是个圆形,直径仅为1米2左右,有两个井眼,水从里面源源不断的涌出。井的中央,却宽约4米5左右,像一个巨大的房间,而井的上部,与底部平行。整个井的形状,就像一个中间宽、两头细的大漏斗。井坛用一块巨大的青石,开凿而成,光滑无比。因为井的造型奇特,成年人从井口一步就可以跨将过去,而底部又有着两个井眼,故曰一步两眼井。
井水略咸,却从来不曾干涸。无论是干旱的年代,还是雨水多的时節,一条街的人都饮用这个井的井水,而井水一直保持在那个平面上。由于年代以久,人們使用各种井绳在井上打水,井绳多是順着井坛滑下去的,长期以往,坚硬的青石井坛也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辙痕。这辙痕见证了了悠悠的岁月,也见证了曹植的忧民爱民情怀。
最妙的是位于一步两眼井的旁边,东西走向的约200米长的三步两眼井。每间隔三米宽,就有一个井眼,深约1.5米,底部却有暗道相通。人们的生活废水可以通过这条通道,流到百米开外的指定的废水沟里去。據说,这是曹植二次经過八斗的时候,曾信步来到井边,只见菜叶等生活垃圾,遍布都是,苍蝇等虫蚁乱飞乱爬,腐烂的气味四处弥漫……曹植心中不是滋味,就让亲兵衛队与地方的百姓,一起动手,修建了这条的长长的三步两眼井的下水通道,这是不是现存的中国最早的居民下水道呢?虽然這些一时无法考证,但是,这却是發生在距今170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而那时人们施工技术的精湛,以及环保意识的强烈,不得不让今天的我们心生敬意了。
井水清清,源源不绝,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八斗人。

衣冠冢
曹植的衣冠冢,葬在合蚌路的西边,约180米处。逢年过节的时候,当地的群众都会自发地去坟地纪念他。
在坟地的南边,有一块方地,中间凸显出一小块高地,东边尖尖的,像是一支大毛笔的笔头,约有3米長,2米多宽;西边长长的,像是一支粗大的笔杆,约有丈二左右。耕作这块地的人家,嫌弃此地高低不平,不易耕种,几次将地犁耙平整,到了第二日来播種的時候,却发现高出的地块,模样依旧。家主方知动了圣地,就买来香火焚烧,祈求赎罪,从此,再也没有了将毛笔地耙平的念头了。
在毛笔地的东边,是一块长条形状的高低,两头高,中間低,离毛笔地的筆尖约五米开外,人们叫它小笔架。
在毛笔地的后面,还有一块长方形的地块,直接从周围的地块中,显山显水地突兀出来,从远处看来,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摆放在毛笔的后面,人们就叫它大书田。在大书田北边的不远处,有一大塘,水质很清,名叫饮马塘。此塘是倒锅底结构,中间有一滩地,长年长着茂盛的杂草,南来北往的大雁,非常喜欢在此停歇。夕阳西下的时候,汀上芳草凄凄,鸿雁声声;湖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人们会不自觉地停下劳作的脚步,欣赏良辰美景。在滩地的中央,有一泥柱高高堆起,实像孙大圣的金箍棒倒插在此地,人们叫它拴马桩。
在墓地的后面,有一方形池塘,约有十来亩土地,不论环境怎么变化,此塘常年水质清澈见底,边缘浅,中间深。无论你站在什么位置看,都会觉得它像是一块巨大的砚台,这就是有名的砚台塘。
人们时常感嘆,书、毛筆、笔架,砚台,都是上天赐给曹植的神器,即使是曹植死后,仙家们都不肯收回神器,依旧让它们陪伴着这位才子的魂灵,直到永远。可见,天怜其才,人敬其才。
曹植的魂灵是庇护八斗镇人民的。因为八斗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当地的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人们在办理红白喜事的时候,往往会缺筷少碗,却无钱置办。这时,有人就会带上香火,来到曹植的墓前,倾诉心声。在第二日清晨,人再带上竹篮,墳前就会出现那小户人家缺少的碗筷,用竹篮装满它,提回去办事了。用完之后,人们还会提回来,交换给曹植的魂魄,以便今后哪家穷人,再来求请。
曹植的衣冠冢建好以后,坟前一直香火旺盛。许多人家每逢大事,都要前来祈福。人们惊奇的是坟地上的堆土,千年以来,一直不见流失,总是高高地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光绪十六年,江云龍为曹植立了一块墓碑。许是曹植的保佑吧,江云龙考进了翰林院,又做了封疆大吏,可惜,客死四川。
新中国建立以后,八斗镇的人们在曹植文化的影响下,养成了一种善良、豪爽、互助的性格,也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4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沙发
发表于 2013-8-26 10:16:39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传说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75

帖子

1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9
板凳
发表于 2013-8-26 10:16:43 | 只看该作者
将曹植精神秉承下去。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4-5-14 15:28 , Processed in 0.32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