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述而不作与夹叙夹议

[复制链接]

42

主题

76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1:1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记得当年在烟台党校上学的时候,......这几天看孙犁的《尺泽集》,他说......述而不作,本意在陈述先贤的学说......就散文而言,夹叙夹议,不能说错......散文之议,要之在“精”,不在多......述而不作,其实不是“不作”,而......



x



述而不作與夹叙夹议
(2012年5月20日)

      记得当年在烟台党校上学的时候,同宿舍同学葛庭贤说:“现在,最时兴的写作方法是夹叙夹议。”不知为什么,对这句话印象这么深,至今不忘。
      这几天看孙犁的《尺泽集》,他说,他主张“述而不作”,意思大概是少议论,多叙述吧。
      述而不作,本意在陈述先贤的学说而不作议论。确实感觉,写散文应当多叙少议。散文的力量,应当是靠事实感染人。我们必须相信读者的文学修养。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每个人自有主张。能不能得到读者共鸣,不在作者的看法,而是在事实本身。
      就散文而言,夹叙夹议,不能说错。问题的关键在于,“议”得高明不高明,在不在點子上。跟作画一样,能在紧要时节,以神来之笔,来个“画龙点睛”,让读者眼前一亮,叹为观止;来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个“如雷轰顶,振聋发聩”;来个高层建瓴,如梦初醒,这样的议论,當然令人欢迎。
      散文之议,要之在“精”,不在多。多則絮絮叨叨,婆婆妈妈,令人生厌。多则主题不突出,枝枝蔓蔓,平平散散。议论如草,多,则掩盖了事实的苗。散文不是社论、评论。议多了,剥夺了读者想象、品味的空间,那是最没意思、最煞風景的事情。所以,该“有所不为”的地方,就得懂得放弃。
      述而不作,其实不是“不作”,而是用事实去“作”。这就要看作者的阅历、修養和技巧。用朴实、平和的语言,说事,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受到感动,那是高手。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83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6
沙发
发表于 2013-8-19 11:12:5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太守的这篇文,让我想到刚读完的《废名散文选》。他以《诗经》里的《匏有苦叶》做比,认为最高明的文章还是来自民间,朴实热闹而健康,没有所谓的文人气,那是真正的文艺。
那从汉代宋代以来的所谓儒者,便有了典籍,自以为高深,其实是脱离了民间,不鲜活便没意义,既害了自己,又害了想写东西的人。同时,他说文章要慎用典故,最害怕的是文章的核心的典故,没有真正鲜活的思想,那岂不是旧文了?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2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8
板凳
发表于 2013-8-19 11:12:5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太守最近潜心研究文学理论啊。。。。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5 14:0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