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忆我的外公辛亥革命烈士邱丕振

[复制链接]

25

主题

64

帖子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6:3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x 秋高气爽的季节,我来到掖县(今莱州)公园,祭拜我的外公、辛亥革命烈士邱丕振。绿树掩映下,沿名人大道朝东北方前行,映入眼帘的便是邱丕振烈士的铜像,高大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丕振的父亲叫邱棋,世居掖县大珍珠村,精通中医,有乡望,靠草帽辫起家,并打入国际市场,其商号在沪、京、津、青及日本神户皆有之,所生十子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邱家当年曾是掖县巨富,日进万银,我的外公邱丕振生于1885年,受家庭的影响,自幼就知道欧美先进,清廷腐败。16岁考入济南武备学堂,他勤奋学习,品学兼优,18岁时(1903年)因成绩优异,作为国内首批留日学生,入日本振武学堂学习。该校是中国人入日本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在校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创办了“利群社”,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由于学习刻苦、工作繁忙,他得了头痛病,因在日本久治未愈,1908年,返回乡里休养。所幸在父亲的精心治疗下,丕振的病慢慢好了起来。

  1911年,孙中山派同盟会会员徐子鉴拜见邱棋。棋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吾把四个儿子交君提携,老七(丕振)、老八(典五)、老九(子厚)、老十(绍尹)。”并慷慨捐资大洋两万元。徐子鉴介绍邱氏四兄弟参加了同盟会,从此,四兄弟便跟随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事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由于丕振吃苦在前、作战英勇,被推选为鲁军北伐队司令,兼主持山东军政府事宜。1912年,(革命军)光复登州、黄县。为加强装备、购买枪械,丕振变卖了土地和商号,所得之钱,全部用于革命。

  1912年,袁世凯叛国迹象渐渐暴露,孙中山二次急召丕振去日本,指示丕振在东北成立“讨袁队”,丕振为总司令,策划全国性的讨袁行动。组织人员、扩大队伍、筹措军饷、购买枪械再次投入革命,他委托八弟典五、九弟子厚,把家中的土地和商号全部卖掉,所得之钱全部买了枪弹。

  为了把济南和青岛的枪械运到天津,丕振冒险亲自赴济,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们在济南一个军马场的团长家密议,谁知袁之爪牙早就盯上了丕振。一个夜晚,丕振走到租界时,突遭数人秘密逮捕。

  丕振在狱中受尽折磨,但他宁死不屈。他明白生还无望,因袁世凯早就悬赏巨奖,换丕振之头颅,于是,他在狱中从容写下了“告国人书”,还绘制了连环枪的图样。

  1914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八),袁世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丕振杀害于济南西门外,时年29岁。步入刑场时,丕振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吾国军之枪械不足以对外,希政府切记,否则将一败涂地。”一腔赤子之心,气壮山河。

  外公去世后,其母哭瞎了双眼,其妻家贫如洗,家中还有一双幼小女儿,靠着当时的政府给的五百大洋,总算渡过了难关。

  往事悠悠,转眼外公去世已近百年,而我们的国家历尽百年沧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泰民安,足以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孙娟 撰文/供片
  注:作者孙娟1934年出生于山东平度,民革党员。其外公邱丕振,辛亥革命时期山东革命活动家,民初北方讨袁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烈士。其兄孙震,台湾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台湾大学校长、“国防部长”等职。



                                





                                





                                



来源:烟台晚报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5 04:5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