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家藏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件手札
李鸿章的字是标准的“馆阁体”,馆阁体在明代称“台阁体”,这是皇家宫廷创制的一种规范了的书体,明清两代取士做作文,一律要用这种“官方书法”来书写,所以,绝大多数官员都能写一手不错的馆阁体。林则徐,陆润庠,清代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写的都是这种字体。
馆阁体的特点是规整,端正,秀美,写来一笔不苟,干净利落。由于它的千篇一律,常不为一般书家看好。认为“没有个性,流于庸俗”但也有人指出:当今好多书家,一味贬低馆阁体,但让他们写一下这样端正的汉字,却是写不出来。。。。。。
下面是家藏李鸿章亲笔手札,内容是剿捻时筹集军饷事,从中可知清政府当时日薄西山、内外支绌的境地。发来大家欣赏:
609956274532776139.jpg (224.4 KB, 下载次数: 0)
2010-5-19 10:42 上传
609956274532776145.jpg (225.95 KB, 下载次数: 0)
2010-5-19 10:42 上传
609956274532776149.jpg (228.22 KB, 下载次数: 0)
2010-5-19 11:14 上传
左宗棠身为武将,但兼通文墨,擅书法,笔力雄强,风格豪迈。融颜柳为一炉。在馆阁体盛行的年代,别树一帜。
下面的书札,写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在进剿陕甘捻军,回民义军时所书。书信中反映了当时在“剿匪”军事上“筹粮难于筹饷,筹饷难于筹兵”的事实。而百姓们“各省苦于供亿之繁文,天时亢旱,早秧已槁,年景可想。。。。”的生活现状。
在军旅之中,手书信札尚能虬劲如此,笔笔到位,很属难得。
282319401641289056.jpg (264.9 KB, 下载次数: 0)
2010-5-19 11:14 上传
2815031242083864811.jpg (194.61 KB, 下载次数: 0)
2010-5-19 11:14 上传
2815031242083864806.jpg (214.05 KB, 下载次数: 0)
2010-5-19 11:14 上传
2010.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