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醉在陶然亭

[复制链接]

30

主题

64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5:4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过去在北京居住时,游的公园很多......五十年前的陶然亭就是这个样子,......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庙前坡下的一座......诗和词大抵是感叹人生,吁嗟造化......时过境迁,今天一早,我又来到这......走进东门,回首一看,黑色大理石......诗中充满英雄迟暮之感。但岁月的......沿着石板路,在似锦的花坛簇拥下......我们沿着湖畔前行。脚下是软软的......转过眼前的假山,绕过数丛竹林,......这是个老年人的世界!在这里,人......陶然亭公园湖畔的柳树是公园的一......古代人写西湖,没有更美的语言来......时近晌天,我们一行人在如茵的草......那是个枯涩的年代,一切都那么苍......与妹妹一别,预感果然变成了现实......天上云卷云舒,地面冬去春来,一......又是三十年过去了,庆幸的是经历......



x



醉在陶然亭


过去在北京居住时,游的公园很多。但一直对陶然亭情有独钟,一是离家近,二是不要门票,第三是这里有山有水,还有点寺庙古迹,距北京的闹市又远,来这里图个清静。其实那时的湖就是一潭死水,略有腥臭之味,本人家住臭味弥天的龙鬚沟,嗅觉早已麻木,呼吸此地空气已是清馨无比了。那时的公园里的庙,颓垣断壁,立在湖边,就像一个患肺痨的老人,佝偻着腰背,坐在水潭边打盹儿。至于道路,就更甭说了,你走在湖岸,一脚深一脚浅地踩踏着一地杂草烂泥,心里会很不踏实,因为電影里面,总是在這种环境下,会突然窜出个什么蛇虫之类,狠狠咬你一口。
五十年前的陶然亭就是这个样子,寂寞凄涼,除了有几个官場落魄的文人,浪跡天涯的游子偶来此散散心外,几乎无人问津。
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庙前坡下的一座小坟,不知修于何年何月,风捎雨淋,已近平坦。在荒草枯叶中还能看到有一石碑,碑阳略朝南,偏斜,缺一角,上書“香冢”二篆字,转看碑阴,似有文字,却大部分被土石所埋,我见四周无人,便用树枝努力刨掘,因碑體不大,很快就挖到根处,字迹全部显露出来,记得碑文是用隶书刻一首词:

浩浩愁,
茫茫劫,
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
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
血亦有時灭,
一缕烟痕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这首词下方还有一首小诗:

飘零风雨可怜生,香梦迷离綠满汀。
落尽幺桃又浓李,不堪重读瘗花铭。

诗和词大抵是感叹人生,吁嗟造化,文字深沉哀怨,直如铺叙梁祝的故事,让人回肠九转,不胜悲怆。读着这首无名氏的詠叹调,环顾狼藉偏废的庙廊,湖中的死水微瀾,這陶然亭中的“陶然”二字,真不知该作何解释了!
时过境迁,今天一早,我又来到这里。香港的妹妹和澳洲来的朋友请我当向导。
走进东门,回首一看,黑色大理石墙壁上龙飞风舞地写着白居易老先生的名句:“ 更待菊黄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金字。再读这一名句,眼前立时浮现出千年前的一幕“二老對酒图”,那首名诗是这样写的:

少时犹不憂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诗中充满英雄迟暮之感。但岁月的苍桑,时光的流逝终究抹不掉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尽管是在苍苍暮年,仍然是闲征经史,醉听管弦。寻觅着“陶然忘机”的境界。
看来“陶然亭”从它一开始就和老年人有着那么点的关系。
    沿着石板路,在似锦的花坛簇拥下我们来到陶然湖边,这里垂柳成荫,绿影环湖。微风拂来,青枝嫩条,不胜摇曵。看着這娇媚舞者,那纤美的腰身衬着的山光水影,那在朝晖的撩拨下,飞动的绿色,做为老者的我,迈出的步子,都觉得有力了。
我们沿着湖畔前行。脚下是软软的草坡,早间的轻露在柳荫下還没有消尽,湿漉漉的,有些发涩。我感觉粘在鞋底的尘埃,也逐渐被刷去,越走足底越加清爽。前面是一座小桥,从我站的角度看去,树木掩映绿影倒挂,人行其上頗有画中游的感觉。我拿出相机,给远方来的朋友留下好几个经典的造型。当然,我也登橋头,任我妹妹指手划脚,摆来布去,做些平日难见的高难度动作,以便留念。
转过眼前的假山,绕过数叢竹林,穿石径越小溪,眼前来到一片开阔地。有亭台,有楼阁,有长廊,有水谢。所有的古建筑都被各种花卉盘绕着,顿时觉得阵阵清香袭面而来。早起的市民们,正聚在这里做“晨练”。练太極的,手脚不停地忙碌,虽姿态各异却也按板按眼照着老师的形态比划;练午蹈的,聚在亭前空地上,一位妙龄少女正指挥着一群老大妈,学着一个跳跃步,那些老妈妈们人人手持红绸,扭来扭去,窜上跳下,不知疲倦地追逐着逝去的年华;还有一些老年人,三五成群,在石桌石凳那边下象棋,打扑克,聊大天;一位退休妇女,双手持笔蘸着舀来的湖水,在石板路上写着一正一反的大字,围观者,评论者指手划脚,各言其是;柳樹底下,有几十位中老年男女,双双对对组在一起,伴着音乐跳着交谊舞。人丛中,时時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靠近水边,则见一些手提鸟笼的老者,顺着平坦的小路在遛鸟,交谈;假山腳下,向阳背风处有一排轮椅,上面坐着十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他们闭眼调气,一脸安详,像是在伴着光阴慢慢散步。尽管岁月已经夺走了他们最美好的年华,但在这垂垂暮年,他们在养老院服务人员的帮助下也在这里享受着晨光的沐浴…………
这是个老年人的世界!在这里,人们似乎都把“老”字扔到一边。他们呼吸着清馨的空气,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我们来公园的初衷是来游山玩水,实在没想到在如画的风景中,会加入这许多老年人,而恰恰又是这些普通的老人紧紧地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久久驻步。我想,周围的美景对于他们或许早已是家常便飯了,在这里,他们是主人,是园中的组成,他们从形体到精神都已融在这碧水绿荫之中了。
陶然亭公园湖畔的柳树是公園的一大特色。围湖一圈,全被垂柳排满。远看过去,柳烟如瀑,尽泻湖面。水面上,柳影戏波,晨曦映绿,一群白鹅划水而过,牵动圈圈涟漪,正是,“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一幅绝佳的风景图画!
古代人写西湖,没有更美的语言来形容,只好抬出位绝代佳人做对比,用了个“浓妆”和“淡抹”就胡弄了近千年,写陶然亭是不是也来这招呢?我放眼望去,尽管环湖的杨柳垂烟,青竹滴翠却不似潇湘館里的林黛玉;尽管是碧水浴肌,香风舞媚也不像华清池中的杨玉环;只因为陶然亭承载了那么多的苦难,见证了多少代人悲怆历程。它的风姿早被历史上的尘埃所掩盖,它的花容月貌在无数次的灾难中早已失色。眼下我們看到的只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陶然亭!它绝不能用那些一直浸沉在富贵乡中的历代佳丽来做比喻。是的,陶然亭和别的公园不一样,它太靠近底层的百姓了。因此,提到它,我们这些老人尤其感到亲切!当你走进氤氲的柳烟中,当你徜徉在林间小路呼吸着花草的芬芳时,凡是过去来过这里的人,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心结突然涌上你心头……
时近晌天, 我们一行人在如茵的草坪上坐下来。临别前,再一次欣赏周围的景色。老妹子早就拿着照像机追那群白鹅去了,我靠着柳树点燃一支烟,望着蓝天,白云,追忆起文革中发生在这里的一段经历……
那是个枯涩的年代,一切都那么蒼白,年轻人的心中,唯有的一点点火种也都快淹灭在那场“革命”的狂涛中了。就在这时,十八岁的妹妹,从香港回来探亲。亲人团聚,已将枯萎了的情感中又注入了生機。短短的十几天中,我忘掉了“史无前例”,忘掉了“阶級斗争”,更忘掉在周围有多少带着墨鏡在窥测你一行一动的“革命者”。我拽着从小就失散了的妹妹逛遍了北京城。而这里,陶然亭的湖畔,我陪她来过多次。她行前最后一次来这里,还邀了几个知心的朋友。尽管当时的天下是血雨腥风,是乾坤颠倒,但我们还是强打起精神,企图努力追逐青春和心灵的慰籍。记得,那时也是这个湖,夏日的湖面上卻漾的是冷烟寒光;湖边也有不少柳,柳枝疏疏朗朗地晃悠着,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风有气无力地吹着,地面上落满残枝败叶。空气显得凝滯,压抑,烦躁,连太阳都懒洋洋地,打不起精神。我们默默地在湖边走過,话不多,却充满离情别谊。那时间,谁知道明天是个什么样子!我握紧妹妹的手,心底莫明地泛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与妹妹一别,预感果然变成了现实,——她失去了音信。多年后才知她被捕了,大致的罪名就是:策动年輕人偷渡外逃!我惊呆了,因为妹妹接触“年轻人”就这一次,就是在這让人“陶然”的陶然亭!当时的话题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一朋友问:“听说在深圳有偷渡的?”妹答:“听说过,不过好多被香港政府送回来。”仅此而已!
天上云卷云舒,地面冬去春来,一十八年的光阴,泪水拌着屈辱咽到肚子里,花季少女熬成了半老妇人,终于平反了!
回港时,三十六歲!。。。。。。
又是三十年过去了,庆幸的是经历过这场空前的大灾难后,我们还都健在。这不,我们又回来了!面前是2008年的金秋,我兄妹又先来这里看看这位老朋友。一见之下,才发现我两人老了,陶然亭却年轻了。她甩掉肩上历史的污垢,擦掉裹在顏面上的灰黄,靚麗、清爽地站在我们面前,我听见湖水在唱歌,看见柳枝在跳舞,曲径小路在招手,人們在这里喜笑颜开。当你依偎在她的怀里,仰面细数她那飘拂着的发丝时,当你枕卧在她的臂弯,侧耳倾听她的心跳时,你会发现她真的很美!
手里的香烟已将燃完,剩下一丝青烟袅袅地盘旋在面前。
青烟散处,山光水色更加分明。
陶然亭,你让我醉倒了!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83

帖子

13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7
沙发
发表于 2013-8-21 15:47:57 | 只看该作者



2# 朱砂
回忆旧事,只为打发时光,有三五友人光临交流于愿已足!谢谢鼓励!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89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2
板凳
发表于 2013-8-21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的经历可以著书立传了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4 23:36 , Processed in 0.750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