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简介:——十月,颗粒归仓,秋深似海,......9月29日。清晨,心情和今天的......9月30日上午。跟我走吧,天亮......9月30日下午。我们顺着来时的......10月1日。今天是共和国的生日......10月2日。我们去张北。再见了......
——十月,颗粒归仓,秋深似海,成行9人,相约呼和浩特--张北--天津--北京七日之旅。其实,我一贯不屑于游山玩水,很少离开过头顶上这一片蓝天、脚底下这一方土地的,总把自己封闭起来,逡巡于居室和办公室之间,长期以往恐怕要患上自闭症了。这一次,痛下决心走出去,不能说不是心灵的幡悟。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看看外面的世界,让自己从繁蕪中解脱出来,给心情一點放松,给心灵一泽绿洲,这是我此行的本意。
9月29日。清晨,心情和今天的阳光一样喷薄而彤亮。我们如约在小东庵集结,坐巴士往南京禄口机场(经停石家庄)飞抵呼和浩特。因为合肥目前還没有直飞呼市的航班,只好如此作罢了。车子在合宁高速上疾驰,路边的树木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黄叶悄上枝头,美人蕉也失缺了旧日的艳丽,花好不久长,终究还是拗不过季节的轮换。人不也是一样吗?終究还是逃不过岁月侵蚀的。我的思绪放野马了,不觉中禄口机场已近在眼前。草草吃了中餐,在车上小寐。16:25,飞机准时起飞,带着我的心一起翱翔蓝天。我正好坐在窗口的位置,可以尽情地领略海空的浩渺无邊。云海茫茫,恰似皑皑雪原;云海相拥,又如层峦叠嶂。天空如此奇妙,怎不叫人仰为观止!經停石家庄的时候,天色将晚。石家庄给我的印象,和合肥没有太大的差异,一样的楼群,一样的建筑风格。短暂逗留的当儿,我和几位瘾君子迫不及待地到吸烟区吞吐了一次云雾,然后登机直抵呼市。当飞机緩缓降落的时候,俯首望去,繁星点点,一条条彩練蜿蜒盘旋,犹如游龙。呼市到了!把行李放到入住的长安金座酒店后,就匆匆赶往友人為我们预定的蒙古大营就餐,因为他已在那里静候多時了,我们可不能怠慢了他的一腔盛情,辜负了他的一番美意啊!蒙古大营是清一色的蒙古包建筑样式,只不过材料用的是混凝土,装潢还是沿袭了蒙古风格。友人为我们设宴的是大营里最大的包厢,他是专程从包头来款待我们的,可见其情之真,意之切了。到达大营的时候他已经点好了菜,纯正的蒙餐。有手把羊肉、涮羊肉、烤羊腿、羊杂、马奶和炒米,还有沙葱等草原上特产的野菜,这可是蒙古最具特色的美食了。席间,友人特意请來了蒙古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为我们表演歌舞助兴。深沉粗犷、激昂的马头琴拉起来了,高亢嘹亮、低吟回蕩的歌声唱起来了,敬酒的仪式开始了。“凡饮酒,先酻之,以祭天地。”朴实放达的蒙古姑娘和小伙,向远方的来客一一谢歌敬酒送哈达。蒙古族的敬酒是很讲究习俗和程序的,用左手端接银酒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酒分三次弹出去,奉天指天,敬地指地,敬祖先点额头,歌聲断了才可以端杯飲酒,不然的话他们还接着唱歌敬酒,歌声不断酒不断,酒才断罢送哈達。他们為我们演唱了《祝酒歌》、《敖包相会》、《赞歌》、《嘎达梅林》、《牧歌》、《美酒醇香如蜜》、《威武雄壯的马》、《辽阔清秀的故乡》、《吉祥三宝》等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展现了蒙古人热情好客、講究礼仪、胸怀坦荡、融入自然、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天生丽质。宴畢,向友人握手謝别。返途,街灯绰绰,树影叠叠,然行人稀稀。呼市的夜晚显得有些清冷和冷清,这恐怕与这里深秋的气候不无关联吧!?我沒有被這夜色暗度,心却是滚烫的!
9月30日上午。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目的地是草原绿宝石---希拉穆仁草原。旅行车在呼市的市区行进,道路宽敞而通达,一尘不染,空气异常的清新,清新得让人的心都静化了,肺都润化了。过了市区,我们要通过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驰往草原。呼市因紧依大青山而得名“青城”。大青山并不是很高,植被也不是很好。可是有人说:有草的山不长宝,有宝的山不长草。至于说的对否,我们姑且不作考证。但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出塞诗,就足以让我们倍感阴山(大青山)的苍凉和悲壮了。现今是和历史一脉相承的,忘记了历史,现实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失去了支撑和依托。看到阴山,我仿佛看到了蒙古帝国的影子,听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征战的噠哒马蹄声。车穿行出大青山的峽谷间盘曲的道路后,眼前豁然开朗,希拉穆仁草原已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我们。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天湛蓝得一丝儿云朵也没有,这是无极的蓝,哪怕就是穷尽人世间所有的语言都难以描述和形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蒼,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是这样的季节,草已经枯萎了,没有了绿草青青,没有了风一吹就“草低”的动感神韵。一股肃杀的凉意袭上心头,漠北的寒风是不解风情、不近人情的,说来就来,说干就干,一时间就把所有的绿色给屠杀了。但是,我看到了绵延的山峦、圆圆的毡房、无际的草原、蓝蓝的天和肥壮的牛羊了,总算可以慰藉心灵了,凄凉又从何中来?来一回草原,做一回蒙古人,体验一下马背民族的生活吧!一行几人推举我作为最后一个下车的人,因为按照蒙古族习俗最后下车的人是要喝下马酒的。喝完酒后,我们便纵马奔向草原深处,游览草原绿洲,探访蒙古包的牧民,祭拜敖包山。说是绿洲,一点水腥气也没有,面积小的可怜,大概在有雨水的季节才可称为绿洲吧?可是,草原上的那种气候,雨水是少之甚少的。倒是蒙古包的牧民煞是热情,给我们端来了热热的奶油茶和鮮亮可口的奶制食品,让我们饱了口福。敖包其实是人垒起的石头堆,关于敖包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我不由得想起了《敖包相会》这首情歌,那悠扬婉转的旋律,表达了一对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爱慕之情,至今人们还在传唱。回到就餐地点的时候,已是正午时分,希拉穆仁草原的太阳似乎离我们很近,就在头顶,耀眼夺目,把草原的温暖撒向遠道而来的人们。
9月30日下午。我们顺着来时的山路回呼市去参观大召寺。这是塞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又称“无量寺”。因康熙帝曾扩建过,又名“帝庙”。又因寺内供奉有一尊3米高的纯银佛像,称作“银佛寺。”反正还有其他一些称谓,我一时记不起来了。大召寺三绝“银佛、龙雕、壁畫”是最大看点。大召寺的银佛释加牟尼像,呈坐姿,用3000多斤纯银铸造,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释迦牟尼银佛像,也是镇寺之宝。佛像有两种风格,一个是汉式风格,一个是梵式(古印度)风格。这尊银佛见证了藏传佛教进入内蒙地区的历史,也证明了呼市在中国北方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银佛座前两条栩栩如生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自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盘旋而上。这两条龙是用纸浆和糯米混合雕刻而成,至今纹丝不动,毫无缝隙。大召寺壁画以佛教人物、故事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天上、人间及地獄的各种景象。壁画以天然石色绘制而成,虽历经300多年之久,至今仍色泽鲜艳。银佛、龙雕、壁画,是明代的历史遗物,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我折服于前人的独具匠心,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深感骄傲和自豪!
10月1日。今天是共和国的生日,是个喜庆的日子,所有的中华儿女都祝福祖国母亲繁荣昌盛。我们的行程是去响沙湾。因去响沙湾的路程较远,经过的高速公路又十分拥堵,天蒙蒙亮我们就出發了。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滑行,太阳从山头上缓缓升起来了。路两边的油松郁郁苍苍,田畴里的大葱碧绿碧绿的。大约3个小时后,我們穿越黄河大桥进入了河套平原。九曲黄河十八弯,大桥就建在黄河弯成”几“字形的河段,全长4.1872公里,属于特大型公路桥梁。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中国的母亲河,中華民族的摇篮,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悠文明史。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历史悠久,素有”黄河百害,为富一套“之说。其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纵横交织,农业十分发达,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糜麻、葵花、甜菜、酒花、瓜果、大白菜、枸杞等作物。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粮仓”、”塞外米粮川“之称。而现在,朔风刮起,一场初雪就要曼舞,我只看到橙黄的玉米、举起火把的高粱和成片的向日葵饼子。河套平原工业发展潜力雄厚,蕴藏着煤、铁、銅、金、石墨、石棉、盐、碱、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滋养着河套平原,河套平原为黄河增光添彩。车行至达拉特旗,我們在汽车站的餐馆就餐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响沙湾了。响沙湾坐落于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內库布其沙漠东端,毗邻草原钢城包头,属于沙漠类自然风景区,因一年四季都有沙响妙音而美其名曰”会唱歌的沙漠“。约莫14:00,一阵风沙热浪扑面而来,响沙湾到了。我们购买了沙漠游覽套票,乘世界第一条沙漠索道鸟瞰沙漠的壮观景象,沙丘起起伏伏,横亘无垠,蓝天白云下的沙坡闪闪烁烁,大漠入云端,黄龙卧长天。换上滑沙襪,踩在软绵绵的沙子上犹如行走在海绵做成的地毯上,走一步退半步,舒畅极了。响沙湾的沙很细很嫩,细如面粉,嫩似鹅黄。这样的细嫩是从哪里来的?是上天赐予的吗?我们不知道,响沙湾自己知道。他特意生出这样的孩子,千万年的躺在她的怀抱里,和人类朝夕相处。我们走向冲浪車,开始在沙漠上冲浪了。我只知道可以海上冲浪,沙漠冲浪还是第一次听说,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沖浪车在沙漠中疾驰,翻过一坡又一坡,风在耳畔呼呼地响起,沙从脸上柔柔的拂过,刺激而又惬意。冲浪车停在了离驼苑不远的沙滩,这里擁有中國最大的骆驼群,我们将要骑骆驼欣赏沙漠风光了。骆驼由于能适应沙漠的复杂气候,吃苦耐劳,运输物资,被称为“沙漠之舟”。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赞美过骆驼。“是不是由于你的坚忍/沙漠才接纳了你/让你在她柔软的胸脯上踩出/一条丝绸之路......我只知道/凡是有驼铃响起的地方/就会有人/为着心中的那份执着/日夜兼程地去追逐/大漠落日”。这是当代“做一棵太阳树”的女诗人田放赞美骆驼的诗。骑在双峰驼背上,驼队颠簸而行,太阳四射,微风轻起,沙浪涌动,一波一波,一皱一褶,线条弯曲错落柔美,整个沙漠就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只可惜,驼队沒有驼铃,我们没有听到清脆悦耳的驼铃声。下了骆驼,徒步经过一沙雕群,我们就要乘小火车返程体验滑沙的滋味了。这時,一片绿色让我的眼睛一亮。我惊诧了,在这样的干旱缺水的生命禁区里竟然還有生命存在的空间?呵!那是沙蒿。沙蒿是沙漠中特有的物种,根扎得很深很远,伸展到有水的地方。严寒酷暑,风暴狂沙,淹没不了她的身影。他绝傲、顽强地守着她的沙漠,让生命在及其恶劣的環境中砰然开花,看见她,我是心生敬意的!一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我们还要返回呼市住宿。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一只翩翩翻飞的白蝴蝶,心中顿生怜悯之情。为什么就一只呢?她要飞往哪里?她在寻找着什么?是情人?是归宿?生命中有太多的无奈,你又何必苦苦的追寻呢?然而,沙漠并不都是残酷的,当你接近她的时候,她无边的宽容、沉静会熨帖你生命的霓裳的。
10月2日。我们去张北。再见了,内蒙古首府呼市!再见了,英雄的草原人!再见了,热情的沙漠!河北张北县中都草原,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这里是风口,年均气温很低,素有“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之说。曾是成吉思汗在张北野狐岭指挥蒙古大军与金兵大战之处,也曾是皇族避暑、狩猎、接见外域使臣的地方。这里生态系统完整,有“沙平草远望不尽” 、 “风吹白草天无际” 、 “深草卧羊马”之咏。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一个项目,车子整整跑了6个多小时才到達张北。中餐过后,我们考察完项目,主人就用车把我们送往天津了。沿途,看见了张北县的风力发电装置,昔日让人头疼的大风今日却成为张北的优势资源,这不能不說是前无古人的人间奇迹。 沿途是燕山山脉。进入北京境內的时候,我发现路两边栽的全是白杨和垂柳,这恐怕于防御风沙有关吧!令我不解的是所有白楊的叶背都向阳,像盛开的一朵朵白花缀满枝头。啊!白杨树是一位慈祥博爱的母亲啊!春夏之时讓叶面向阳进行光合作用给养叶背,秋冬之际再也不忍心让叶面经受风寒了。叶面和叶背是兄弟姐妹,是母亲的孩子,母亲对于子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自然界和人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呢!车子在京藏高速八达岭段时前面发生了事故,耽搁了时间,我们晚上8点多钟才赶到天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