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抗与消解————浅论汪抒诗歌艺术中的品质与价值

[复制链接]

37

主题

84

帖子

13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16:5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诗歌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最基......与经济体制下所催生的物质、实体......我们通常认为,艺术作品的经典与......统览汪抒这些年来创作并发表的数......在生态学当中,“对抗”一词可以......艾恩奇在《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时代于今日,物质生活的提高,不......汪抒的诗歌,难能可贵的,他将一......推窗远眺,街道、人群,屋脊、林......文字终究是能抚慰人的。在不断地......



对抗与消解
-----浅论汪抒诗歌艺术中的品质与价值
文/宇轩
  诗歌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时至今日,每一个时代的诗人们,在进行詩歌文本创作的同时,除了承接文明,记录和凸显诗人本身的閱历,感受及思考,以及构建理想的生活模式以外,还在不断地修正和更新语言在诗歌艺术中的功能。诗人汪抒,以其实验性的诗歌文本,以'对抗'与'消解'的二元对立式的语言构建方式,为读者打开了语言在其诗歌艺术中所闪现出来的獨具个性的特点与不可复制的“汪抒式”的文本模版,其彰显出来的品质与价值,值得褒奖和探析。
  与经济体制下所催生的物质、实体、欲念、嘘唏相对等的,泥沙俱涌的当下诗坛,尽管呈现出一派“欣荣”,而更多的是造成文本形式的雷同、沿袭以及个性與品质的丧失。除了造成纸质资源的浪费与阅读时间的不可再生,无从谈起其内质与向度上的特点與价值。
  我们通常认为,艺术作品的经典与不朽,并不在于它是如何标榜自身的,而是在于它通过普通又独特的某种创作方式,能够完满地切入和反映出生活的根本,从而形成精神向度上的某种高度,或者也可以说,作品本身找到了人们心理上的共振点。
  统览汪抒这些年来创作并发表的数千首诗歌,从日益凸顯的汪抒诗歌艺术体系中,可以窥見其诗歌文本的实驗性,先驱性,不可描摹性,他摒弃了传统诗歌对于文本的限制与困顿,打破了传统诗歌在语境与意境上的统权,他以极其普通的生活化的語言,再造了诗歌意境上只可“意会”的境界,开创了漢语诗歌范本的新模版。通过阅读和研习汪抒的诗歌,我们发现, “对抗”情绪与自我“消解”情绪,隐秘而巧妙地呈现在他的詩歌当中,也可以这样说,“对抗”与“消解”是其诗歌创作手法上的重要手段之一。
  ……
  春光真的可以让一个人
  脚步犯難
  
  如果松懈下来,可以多活上百年
  又想活得短暂
   ------《幾行诗》
  
  ……
  在闹市,我期待一个虚隐的人物出现
  而不惜用想象在自身上不断堆砌
   ------《可以检讨,但更可以放弃》
  
  在生态学当中,“对抗”一词可以指涉为不同生物为占据同一生态位的结果。其包含的意义在于一种生物遭受损害而另一种生物不受影响的抗生,或者说是两种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响的竞争。倘若从哲学的意义上来剖析“对抗”一词,则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与斗争形式。
  艾恩奇在《辩證唯物主义讲课提纲》中指出,“研究斗争的对抗與非对抗的时候,必须注意到两者的联系与互相转换”,显然,與之对应的,“消解”的意义也就在此,指的是消除一切形式的对抗与斗争-----无論是外在的还是内心的,真实的或是虚无的,美好的或是丑陋的、善與恶、黑与白,爱与恨,动与静......,这些在日常实践中促发对抗因素产生的点,在汪抒的诗歌中,都能得以呈现,同样,这些因素的汇集产生纠結对抗,通過汪抒思想内质的转换与升华及汪抒诗歌文本的调和,这些因素又找到了可以消解的点,仿佛是一种借力使力,让一切重又归返于平衡,安静,淡然。
  
  ……
  袭击这疲倦的肉体
  更黑、更空。一点光影闪烁
  
  光影更加颓废,它无力穿透
  那寂寞、疼痛的,动作
   -----《动作》
  
  他躺在陈旧的摇椅里,仰面向天
  他切断了那条黑暗的通道
  
  甚至不让自己也走到里面,人生中多少东西
  不要去惊动
   -----《梦想家》
  时代于今日,物质生活的提高,不可掩去人群中思想的倒退、人心的钝迟。人,作为寄生在这个世界的精神个体无比真實地存在,都面临着如空气相随的自私、空虚、惶惑、贪念、猜忌、谎言甚至是无知,更多人选择的是复日度年安慰自己的肠胃与肮脏之处,而诗人,与他同在的時代永远是格格不入的,这取决于他與生俱来的敏感,思考和审视。“生、死、爱、恨纠缠在同一个身体里的感觉并不轻松,必须打开缺口,必须釋放。虽途径众多,但有些人终生都只能在自我设下的迷宫里打转,不明来路,不知去向。也有些人虽明知无须去追问痛苦的价值,但一个人独处時仍难免自问,那在凌晨三点的光线中反复折磨自己的究竟是什么?”这段話是我不久前在某位诗人博客中读到的一段话,它非常贴切地阐述了诗人写作的某种动机,可以说道出了“对抗”的根本所在,以及“消解”的意义所指。
  汪抒的诗歌,难能可贵的,他将一切赋予诗人的思想品质又重新回归到现世的真實与朴素之中,他在构建艺术的高台的同时,又拆解了艺术上的高台,在自我的对抗中,寻找出口,自我消解,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那淡而鲜明,朴而至纯的思想境界与诗歌语境。汪抒重新让艺術变得贴切,鲜活,血肉鲜明,仿佛可以触手可及,又无所循迹。这种对抗与消解的完美结合,直至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与思想当中,这不能不说是汪抒诗歌技艺的极致表现。
  
  他们已先后消失在对岸
  但稀疏的人影
  还没有消失
   ------《消失,或没有消失》
  推窗远眺,街道、人群,屋脊、林梢和天宇,我们被嚣声包围着,但我们已然获得了安静。阅读汪抒诗歌,可以设想在某种场景之中甚至是可以虚无地触摸到某种强烈的画面所投放出来的质感,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一个深陷泥沼的人,心中填满了焦灼、失落、紧张的情绪,而此时,他被一双温暖且有力的大手轻轻提起,在飞离的半空中,那人同样经历着恐慌、不安与忐忑,直到那双无形的手將那个人重新放回到陆地,哦,他在感叹脱身险境的同时,又无比幸福地呼吸着陆地上的空气,阳光与风景。
  文字终究是能抚慰人的。在不断地“对抗”和“消解”中,汪抒找到了那个支撑他身体与思想平衡的点,并且闪着光,洞穿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和歷史后面的虚无。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听到了那冥冥中的叹息和呼救,同样获得了慰藉和释怀。或许,这就是汪抒诗歌艺术的品质与价值所在吧。

欢迎来到烟台论坛网--山东烟台百姓生活信息网!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oo0.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山东烟台网

GMT+8, 2025-5-8 07:3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